望中秋明月,庆祖国华诞。节日期间,天南地北的边关军营,发生了哪些难忘的故事?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些故事与“坚守”有关。无论是在白雪皑皑的昆仑山巅,还是在天蓝海阔的南海诸礁;无论是在劈波斩浪的战舰上,还是在紧张忙碌的值班机房,都有边关战友警惕的双眸、伫立的身影。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共和国的历史年轮中,始终镌刻着戍边人奋斗的足迹和奉献的身影。
“你守在婴儿的摇篮边,我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这些故事与“思念”有关。给亲人寄去亲手制作的礼物,走下战位后与亲人视频“团聚”……朋友圈刷屏的一个个暖心故事,无不诉说着边关军人特有的情怀。
一家不圆万家圆。这些故事还与“团圆”有关,与戍边人肩上的如山使命与责任担当有关。那一个个在“家”与“国”之间毫不犹豫选择后者的戍边人,那些为了坚守战位渴望团圆却又甘愿舍弃的平凡人、平凡事,都给刚刚过去的节日增添了不一样的温暖,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说不尽的坚守,道不完的团圆
“我经历的,都是寻常水兵的故事”
■解放军报记者 段江山
当人们享受假期轻松快乐的时光时,海军黄山舰官兵正驰骋在南海某海域,执行战备执勤任务。坚守在驾驶室的战位上,黄山舰航海长杜冰清想起了女儿……
中秋当天,杜冰清才随黄山舰参加完“卡卡杜-2018”多国海军联合演习,返航靠泊湛江某军港码头。原本,他跟妻子商量好,这次任务返航后,一起陪患病的女儿去广州诊治。没承想,新的任务命令不期而至,紧急补给准备一周后,黄山舰再次起航。
这次出航,萦绕在杜冰清心头的满是内疚。
从驾驶室的舷窗望出去,海面湛蓝而宁静。杜冰清深知,在这安宁平静的背后,也有随时可能出现的海空情。他和战友的职责就是——守护祖国领海领空,不给任何人以可乘之机。
肩负神圣使命,杜冰清每次走上战位总能感受到胸中激荡的豪情:“为祖国远航,为和平坚守。战位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连着祖国万里河山的安宁。”
“我经历的,都是寻常水兵的故事。”聊起自己的家事,杜冰清的话少之又少,他更喜欢谈谈工作以及战友们。
那是在7月底,黄山舰参加“卡卡杜-2018”多国海军联合演习的出航前两天,对空部门火控班长喻翔突然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舰艇犁波,海浪呜咽,喻翔强忍悲痛,仍然坚守在机房。
当时,黄山舰在近海开展针对性训练。舰领导立即给喻翔批了事假,并派舰载小艇将他送上岸。
当天,喻翔乘坐最近的一班高铁向家里赶。高铁上,情绪渐渐平缓的喻翔给舰上打电话:“请转告火控班的曹兵,让他尽快给我回电话。我休假走得急,还没来得及和他做交接。”
“岗位平凡却责任重大,这就是水兵的担当!”杜冰清说。
2014年,杜冰清正休假在老家陪怀孕的妻子。一天,他突然接到“立即归队,紧急出航”的命令。告别家人出发归队时,妻子委屈地说:“每次你回家,我特别怕你的手机响,但总是怕什么来什么。”
怀着不舍和歉意,杜冰清踏上归队的征程。那次出航,黄山舰官兵任务期持续将近半年。杜冰清记得,任务期间的6月7日,他接到了妻子的电话:“孩子出生了,是个女孩,母女平安。”
惊喜、激动、愧疚……远在千里之外的杜冰清,当时的心情真是五味杂陈。
杜冰清当时并不知道,女儿出生后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为了让他安心执行任务,妻子对他隐瞒了一切。每次打电话,她只报喜不报忧。
就在几天前,杜冰清和妻子通电话,还没说上两句,年幼的女儿就哭出了声,抱着电话连说“想爸爸”。怕他担心,妻子辛酸一笑说:“别挂念我们,咱们的闺女长大了。”
电话这头,杜冰清早已红了眼眶。
“全舰一两百名战友在南海随舰巡航,我们身后是一两百个家庭。每一名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担当,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才能安心值守。”他说,当年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老前辈,隐姓埋名、远赴戈壁,现在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更应竭尽全力为祖国站好岗!
在“卡卡杜-2018”多国海军联合演习中,杜冰清和战友参加联合反潜、联合防空等演习课目的身影,出现在新闻节目中。“战舰威武,看到你们那么勇敢,我由衷感到自豪。”电话中,她兴奋地笑着。
这在杜冰清眼中,却是一种坚守的常态。去年,他随黄山舰在海上出航近300天,今年上半年就随舰出海5个多月,下半年还要参加海上联演等多项重大任务,全年在海上的时间近300天。
守望蔚蓝深海,思念让人坚强。
夜深了,航海长杜冰清值完更,回到住舱。他打开衣柜,目光定格在一张全家福上,照片中父母和妻女笑容灿烂。“执行完一天的任务,望一眼家人的笑容,一天的疲累顿时消散。”他说。
此刻,黄山舰正犁开海面明月的倒影,航行在某岛礁附近海域。杜冰清换好衣服,迫不及待地接通了与妻子的视频电话。
透过屏幕,他看到妻子那熟悉的笑脸。4岁的女儿把胖嘟嘟的小脸凑过来,用手指戳着屏幕问:“爸爸,你能从这里出来吗?”
明月高悬,默默无语。一边是万家灯火,一边是波涛阵阵,一家人相隔数千里。
这一刻,他们“团聚”在手机屏幕上。
伫立哨塔,我们离家并不遥远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通讯员 迟 博
节日期间,二级军士长徐永东与李德龙同艇组官兵围坐在甲板上,学习交流船艇操纵与维修保障经验。
边关的月亮圆,边关的月亮亲。刚刚过去的中秋和国庆假期,对于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巡逻艇大队二级军士长徐永东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是我在边防线上度过的第24个中秋和国庆节。”结束了一天的界江执勤,徐永东走出驾驶舱,抬眼望去,月影随着江面微波摇曳,他若有所思。
当兵24年,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恰逢明水期。在这本应与家人团圆的节日里,陪伴他的是执勤战友、巡逻船艇、航道航标和界江上的月影。
去年中秋前夕,徐永东和妻子时玉玲吵了一架。原因很简单,就为了过节回家吃顿团圆饭。
也难怪时玉玲有情绪。儿子没上学前,总是她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回老家过中秋;孩子上学后,家务琐事陡然增多,她肩头生活的担子更重了。
月圆之夜,时玉玲炒了几个小菜,和儿子一边吃着月饼,一边等着与丈夫视频通话。
电话这头,她的声音透着委屈:“界江有你没你,没啥差别;家里离了你,啥都难一点。”
还没来得及解释,徐永东突然接到通知——辖区内有渔民越界打鱼。他匆匆说了句“有任务”,便挂上了电话。
几个小时过去了,不法渔民被驱离。徐永东这才想起,还在眼巴巴等着他的妻儿。他拿起手机,只见手机上,妻子已经发来7个“未接通”的视频邀请……
再次连接视频通话,看到屏幕里全身湿漉漉的徐永东,时玉玲心头的“无名火”瞬间被浇灭了——原来,为了防止巡逻艇追击,不法分子在航道里设下一张张渔网,企图缠绕螺旋桨。一名战士在追捕过程中不慎落水,徐永东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搭救战友……
视频中,儿子凑过小脑袋,手里高高举起一幅画:“爸爸加油,我和妈妈等着你的好消息!”那是儿子亲手创作的一幅画——江面上,两艘巡逻艇正在执勤,身穿绿军装的叔叔身姿挺拔。
徐永东心里瞬间暖暖的。他知道,这是母子俩在为他年底选晋一级军士长加油鼓励!
“嫂子总是这么支持你工作……”甲板上传来熟悉的声音。徐永东转头一看,原来是修理所二级军士长李德龙带着巡回修理组来到了艇组。
当兵23年、交流到边防任职20年,李德龙从没在国庆节回过家。作为一名船艇技师,每年国庆期间,他都要奔赴一线各执勤艇组,对船艇进行巡回修理。
前不久,李德龙家里4个老人病倒了2个,母亲突然全身浮肿,至今查不出病因,父亲的风湿病加重、行动困难,妻子一人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担。
“越是过节,越要在位。”为了确保船艇安全返航,李德龙连续多年参加巡回修理。一想到船艇马上就要返航,李德龙就浑身来劲,“船艇是界江巡逻的武器,只有亲自巡查一遍,才能睡得踏实。”
两位老战友在船艇上相逢,彼此会心一笑。
支撑两人日复一日坚守船艇哨位的,是两人内心相同的追求——在千家万户团圆、举国欢庆之时,一步步走上哨塔顶端,眺望家乡的方向,并不会觉得太遥远。
因为,他们的小家,也是这万家灯火中的一家。
只盼蒲公英花开的季节
■黄 云 毛 规 曾浩云
滇南边陲,苗家小寨,秋意渐浓。
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营区门前,有一家售卖餐点的“蒲公英小店”。店主人是位29岁的军嫂,她独自带着2岁多的儿子,从家乡广东来到这里。中秋之夜,哄着孩子睡下后,她给自己加了一件外套,出门给正在值班的丈夫和他的战友送夜宵。
她叫刘萍萍,微信昵称“蒲公英与风”。她的丈夫曾宇锋,是该边防旅一名上士。“风”同“锋”,“蒲公英”就是她给自己取的一个美丽名字。
在她眼里,自己就像蒲公英一般追着风。
谈到丈夫和他的工作,刘萍萍说:“他总是很忙,回家一趟不容易。”曾宇锋所在部队营区与“蒲公英小店”相距不远,但只有每个月两次的轮休时,他才能“回家”,有时遇到紧急任务,可能几个月都回不了家……夫妻二人虽然近在咫尺,团圆的距离却很长、很长。
刚认识曾宇锋时,刘萍萍在家乡经营一家服装店,月收入近万元。那时候,曾宇锋刚入伍到部队,每个月津贴只有几百元。“真没想那么多”,刘萍萍觉得两人“聊得来”。
那年5月,蒲公英花开的季节,曾宇锋休假回家,他们牵着手去领了证。办婚礼、儿子出生,在接下来的两年中,他们的“小家”从无到有,但两人始终聚少离多。
一次,一对夫妻抱着小孩来刘萍萍的店里挑衣服,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画面,刺痛了刘萍萍的心。半年多以后,她将店面转手,带着孩子去了曾宇锋所在部队驻地。
“那时候他还是中士,家属不能随军,领导安排我们住在招待所。”为了不给部队添麻烦,不影响曾宇锋的工作训练,刘萍萍瞒着曾宇锋,悄悄在驻地附近租了房子。当她带曾宇锋去看自己布置好的家时,曾宇锋又惊喜又惭愧——妻子一个人担下了所有重担,他竟浑然不知。
团聚的时光,总是短暂而珍贵。半年后,部队转隶移防的命令再次打破了一家人平静的生活。离别,又一次考验着刘萍萍。
“去哪儿?”刘萍萍的语气有些焦急。“去边防。”曾宇锋还想再劝慰几句,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这次分别后,刘萍萍一个人带着刚满周岁的孩子生活在部队原驻地。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收入,她独自一人生活举步维艰。于是,她开始筹划在曾宇锋所在部队的新驻地开一家食品店。
说干就干,独立生活能力很强的刘萍萍,带着孩子辗转来到滇南寨乡。选择店面位置、打听进货渠道,简单装修之后,蒲公英小店开张了。
店面虽小,经营起来却并不容易。刘萍萍自己学着做水果布丁、糕点点心等美食吸引顾客,经常一个人从早忙到晚。在她心里,只要一家人能团团圆圆在一起,吃苦受累都值得。
部队营区距离电影《芳华》的外景拍摄地只有一个小时车程,刘萍萍一直很想去看看,曾宇锋答应国庆节休假,带着家人转上一天。
假期将近,曾宇锋所在连队承担的训练试点任务也到了关键节点。“战友们都铆足了劲,争分夺秒地进行训练……”电话这头,曾宇锋字斟句酌。
谁知,刘萍萍却笑着说:“你忙你的吧!外出参观,啥时候都能去。国庆长假,我给小店放个假,我每天给你和战友送夜宵,咱们一起过个节!”
夜深露重,刘萍萍把夜宵送到官兵手中。走回家的这一路,她的脚步格外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