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二战时,德国在对法闪电战后直接

2024-12-30 13:24    

二战时,德国在对法闪电战后直接占领了法国北部和沿海地区,法国南部则由法国一战老英雄贝当元帅组建维希政权进行统治。但是占领不一定必然意味着是军事占领并直接进行政治统治,比如二战期间的斯洛伐克亲德政权,德国也没有去占领斯洛伐克,但是其实质上是听从于纳粹德国的。事实上,维希政权采取的对纳粹合作态度和做法表明德国未直接全面占领法国不属于战略失误,因为真没耽误德国的战略。

维希政权除了不具备纳粹政权对外侵略的特点外,其他方面则是典型的纳粹政权,比如严格的审查制度、打击异己、迫害犹太人等。在德国还没要求维希政权迫害犹太人前,维希政权就已经开始种族歧视,将犹太人从公职、出版等行业解职。同时,对于法国的反抗纳粹德国的斗争,维希政权采取的是坚决打击的做法。

1 2 下一页

同时在经济方面,维希政权还得向德国占领军支付占领费用,这有点像当今韩国和日本要给美国交保护费一样。二战期间,法国经济的50%左右是服务于纳粹德国的,并且有约450万的法国战犯和强制劳工为德国的经济工业劳作。维希政权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这么积极通敌,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的:相信德国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希望通过合作在德国主导下的欧洲为维希法国分一杯羹,尽可能争取战俘的归还、降低占领费用的支付金额以及早日获得主权的自主。

当然,这些来自维希政权的好处也完全可以通过直接的占领达到,因此希特勒最终同意维希政权的成立很可能涉及对一个很重要的法国因素的考量,即法国拥有众多的海外殖民地,尤其在非洲。成立维希政权并利用老元帅的余威显然有利于争取到更多的法国殖民地服务于维希法国和纳粹德国。如果德国完全占领法国本土,很难想象有那个法国殖民地的法国将军会听从于纳粹德国。因此,从这点上看,希特勒的做法不仅不伤战略,还是对德国的战略大有裨益。

上一页 1 2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