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北京举行,马军武作为全国英模代表赴京观摩大阅兵。在一年半时间里,马军武先后3次近距离见到习主席,他感到光荣而激动。当习主席乘坐检阅车检阅威武雄壮的三军部队时,马军武在心里重复着他曾对习主席说过的那句话:“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
请关注今日《中国国防报》的报道——
习主席在新疆考察时听取边防哨所民兵马军武屯垦戍边的汇报后,称赞他“了不起”。马军武向习主席报告:“请主席放心,我会永远守下去”——
一生只做一件事 我为祖国当卫士
■中国国防报记者 鲁文帝 通讯员 刘荣鹏 程立鸿
2014年4月29日,正在新疆考察的习主席冒雨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看望兵团干部职工。在座谈会上,作为民兵代表的马军武站起来向习主席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报告主席,我是兵团十师185团的一名普通军垦战士。”接着,马军武简要汇报了他和妻子张正美在中哈边境桑德克哨所屯垦戍边的情况。
得知马军武夫妇长期在条件极为艰苦的边防哨所忠于职守、不辱使命的事迹后,习主席由衷地称赞道:“真了不起,我非常敬佩你们。”
习主席问:“多少天能见到一次人?”
马军武回答说:“过去,冬天几个月见不到一个人。现在人多了,还有旅游的。”习主席又一次说:“了不起!”
1 2 3 4 5 6 下一页马军武激动地站起来再次敬军礼,坚定地说:“请主席放心,我会永远守下去。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
习主席带头鼓掌。顿时,全场响起了热烈掌声。
4年前的这一幕,永远铭刻在马军武的记忆里。10月3日,记者跋涉3500多公里踏访桑德克哨所,马军武首先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20公里边防线,来来回回走了30年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有一条名叫阿拉克别克的河,中哈两国以这条河为界。以前,桑德克这个地方没有哨所。1988年4月23日,因阿尔泰山脉冰雪迅速融化,引发一场特大洪水,急流冲毁了桑德克段的堤坝,泄入我国境内的喀拉苏自然沟。如果任凭界河改道,那么按照国际惯例,将丢失界河以东、自然沟以西55.5平方公里的国土。
当时,年仅19岁的军垦二代民兵马军武,参加了十师组织的抗洪抢险。民兵们连续奋战15个昼夜,终于堵住了堤坝的巨大溃口,让河水重新回到昔日的河道,保住了55.5平方公里的国土。
洪水过后,185团决定在桑德克堤坝旁建一个民兵哨所,马军武主动报名驻守,承担20公里边境线的巡边、守水、护林任务。当时,一位团领导拍着马军武的肩膀说:“守住了界河,就守住了国土。小伙子,你要记住你肩上的责任啊!”
马军武赶着20只羊,走了一天,进驻哨所。桑德克这个地方一年6级以上的大风要刮140多天,冬天气温低至零下40多摄氏度。附近牧民戏谑地说,谁在这里生活一年要“死”4回——春天被洪水吓死,夏天被蚊虫咬死,秋天被风沙刮死,冬天被冰雪冻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初入哨所,马军武觉得守哨生活还行,他每日一边放羊,一边好奇地观察河水、检查河堤、巡边护林,晚上就在一块硬木板上睡一觉。可是,两个月之后,马军武就被这单调的生活和死一般的寂静折磨得难以忍受了。由于长期一人独处,他觉得自己可能“不会说话了”。
马军武想过离开哨所,但是,这个念头一起,耳边就会响起团领导对他说的一句话:“守住了界河,就守住了国土。”他想,人生一辈子,守住55.5平方公里的国土,就值了。
记者采访时,马军武给记者找出他曾经写下的一段日记:“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牛羊。”他就这样在寂寞的哨所坚守一年又一年,至今已经整整30年。
30年守哨生活,马军武累计走了20多万公里的巡逻路,磨破了百余双胶鞋,穿破了40多套迷彩服,赶返临界牲畜1万余头,拦阻临界人员300多人次,记下30多本边情日志,创造了30年未发生涉外事件的纪录。
一个人的坚守,变成两个人的守望
1992年,也是军垦二代的女民兵张正美相中了矢志戍边的马军武,两人热恋成婚。马军武原先以为自己坚守哨所可能一辈子娶不上媳妇了,没想到正是他的献身国防精神赢得了爱情。婚后,马军武不仅有了天天说话的生活伴侣,还有了一同巡逻执勤的亲密战友。由此,马军武更是坚定了“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的执着志向。
生为女人,爱美是天性,张正美亦是如此。可是,张正美说她婚后没有穿过一次裙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为什么?”记者问。
张正美说:“没有机会穿。”哨所所在的地区,是世界四大蚊虫聚集地之一。夏天,蚊虫最多时每立方米达1700多只,能咬死家禽。因此,他们夫妇常年穿迷彩服,夏天巡边时还要头戴防蚊帽,浑身上下“全副武装”裹起来才行。
在2014年那个座谈会上,马军武向习主席汇报时说到这个故事,习主席亲切地对马军武说:“你找个机会,带她去大城市看看,那样她就能穿裙子了。”
“好的,好的。”马军武激动地答道。
说来也巧,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有了一个机会:2014年6月27日,第五次全国边海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马军武作为全国10名“卫国戍边英模”之一参加会议。接到消息时,马军武想,6月底北京正是穿裙子的时节,带妻子去北京就可以让她穿裙子。可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行,因为哨所只有他们夫妇俩,如果两人都出差,谁守哨所?
张正美看出丈夫心思后主动说:“你放心去北京开会吧!我就不去了,在家守哨。那么多年不能穿裙子的生活都过来了,也没觉得欠缺什么。”
就这样,一次难得机会又因守哨错过了。然而幸运的是,参加会议期间,马军武等与会代表受到习主席的亲切接见,并与习主席合影留念。
对此,张正美虽然感到遗憾,但她没有埋怨马军武。她说:“嫁给马军武,就是嫁给边防线!”她这一辈子就担心两件事,一是边防线的安宁,二是马军武的安全。她深知,为了边防线的安宁,马军武常常不顾生命危险。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每年四五月份,天气回暖,冰雪消融,阿拉克别克界河便是一番狰狞的模样:混浊的洪水夹杂着泥沙向下游倾泻。每到这个时候,他们夫妇俩就轮流值班,张正美值白班,马军武值夜班,24小时不间断巡视界河汛情,出现险情就及时上报。
1995年5月的春汛,界河上游冲下来一棵大树,刚好扎在堤坝上。马军武划起自制的皮筏,试图挪走那棵树,但风大水急,皮筏不稳,他一不小心落水,被洪水冲走。在岸上辅助作业的张正美沿着河岸追,一路跑一路撕心裂肺地哭喊。马军武被急流冲出5公里,才被一棵横生的树枝拦住,从洪水中脱身。
守哨30年,这样的险情发生过多次。因此,在张正美的心里,他们守的20公里边防线的安宁和马军武的安全是一体的,边防线安宁,马军武就安全。
生活条件大幅改善,戍边初心永远不改
2006年,185团对桑德克哨所进行升级改造,他们邀请相关专家根据当地环境特点对哨所营房进行精心设计,选用加厚彩钢、纤维夹芯板做墙板,保温防潮效果良好。这一年,桑德克哨所才通了电,接了自来水管,马军武夫妇的守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正美告诉记者,以前,整个冬季他们都吃不上新鲜蔬菜,冻成冰疙瘩的萝卜、土豆伴随他们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冬天。现在,有了保温菜窖,解决了他们冬季吃菜难的问题。
马军武夫妇守哨的前十几年,对外通信主要靠一部手摇电话机,遇上大风刮断线路,马军武就骑自行车报信;冬天大雪封路,马军武就深一脚浅一脚地踏雪十几公里到团部报告情况。现在,边防建起了联通连队、公安派出所和民兵哨所的信息化通信平台,通信效率大幅提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最让马军武夫妇高兴的是,哨所安装了卫星电视系统,他们看上了电视,结束了闲暇时间只能下跳棋、打扑克的生活。现在,他们常常为通过电视了解到的祖国发展变化而感到开心。
习主席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新形势下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着眼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配合边防部队加强边境管控,185团成立了民兵护边大队,在所辖边防线上设立了22个执勤点,并为桑德克哨所增派了4名民兵。马军武说:“现在轻松多了,白天6个人,晚上2个人,不仅我们生病时有人代替巡逻,而且执勤能力大幅提升。”
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北京举行,马军武作为全国英模代表赴京观摩大阅兵。在一年半时间里,马军武先后3次近距离见到习主席,他感到光荣而激动。当习主席乘坐检阅车检阅威武雄壮的三军部队时,马军武在心里重复着他曾对习主席说过的那句话:“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
上一页 1 ...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