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起中国历史,我们总会想到“大一统”,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理念。但如何理解“大一统”?它在历史的具体语境中如何演变?与外在于中国本土的世界历史有无关联和互动,这都是理解“大一统”重要问题。
2017年10月30日下午,美国阿克伦大学历史系赵刚副教授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了一场题为“早期全球化背景下的盛清时代大一统国家想象”讲演,就清朝大一统国家建构及其与早期全球化运动的关系等问题,介绍了自己的心得。赵刚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俄亥俄州阿克伦大学历史系,从事明清史研究,著有《清朝向海洋开放:重思1684-1757年清朝海外贸易政策》(The Qing Openingtothe Ocean:Chinese Maritimepolicies1684-1757)。此书出版后得到学界注意,美国《美国历史评论》、《亚洲研究杂志》、中国台湾《汉学研究》等杂志都有书评。他目前正在从事清代前期国家想象和认同的研究。
美国俄亥俄州阿克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赵刚
赵刚指出,“大一统”不仅仅是一种观念,还是一种国家想象。中国历代王朝编纂的各类方志,特别是地方总志,如《大明一统志》等,也是帮助同时规范读者的国家想象,强化对帝制皇权的服从和认同。历代大一统国家想象的建构都有内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所致。到了清朝前期,随着中国和外部世界联系的密切,清朝国家的大一统想象不能不受到早期全球化趋势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赵刚以清朝全盛时期乾隆朝纂修的《皇朝文献通考》中的《象纬考》、《舆地考》、《四裔考》为例,探讨了清代大一统国家想象的四个面相。该书如其《凡例》所言,力图彰显清朝“一统之盛”,其中的《象纬考》、《舆地考》、《四裔考》分别从天人关系、清代前期的中国、世界地理的叙述来展示清朝皇权的合法性和清朝疆域之盛。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