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 互联网络 > 正文

各大互联网公司都是如何处理「数字遗产」的?

2021-11-09 01:44     

  各大互联网公司都是如何处理「数字遗产」的?当互联网成为沟通现实和虚拟的桥梁时,站在上面的人们难免会开始思考起一个问题:「在我死后,该怎么处理庞大的数字遗产?」



  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数字遗产」定位为:「以二进制的形式加以描述、存储和传输的人类活动」。而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数字遗产既包括虚拟货币、游戏装备,也包含各类互联网账号和用户创作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数字作品。

  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在 微信钱包、支付宝上的余额, 满级的游戏账号,甚至每天用来记录生活的 微信朋友圈、 微博、 QQ 等社交平台账号均属于「数字遗产」。

  对于大部分拥抱互联网的人群来说,他们也许对于该如何处理「数字遗产」还没有概念,但在许多互联网公司眼中,数字遗产的处理也渐渐成为了难以回避的难题。

  今年 7 月份,根据 ZDNet 的 报道,德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定,要求 Facebook 将一名意外去世女孩的账户向其父母开放,允许后者浏览包括私信在内的一切内容。这对父母声称,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调查女儿的去世是否由于受到欺凌。

  值得一提的是,距离女孩去世已经过去了六年的时间。在 2012 年,这名 15 岁少女在德国柏林地铁站被列车撞击身亡。当时,她的父母想要调查女儿是否是因为欺凌而选择自杀,所以要求 FaceBook 将女孩的账户对他们开放,但 FaceBook 以保护用户隐私为由拒绝了这对父母的请求,于是双方闹上了法庭。2015 年,柏林地方法院作出一审裁决:Facebook 必须授予女孩父母访问其账户的权利。但 Facebook 表示不服,并上诉至德国联邦最高法院。

  如今随着最高法院作出最终裁决,FaceBook 也不得不将女孩的账户对其父母开放。而事实上 FaceBook 在「管理去世用户账户」这一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措施。

  2009 年,FaceBook 推出了「纪念账号(Memorial Page)」,允许用户指定一位「委托联系人」,让其在自己过世后管理遗留的账户,并显示「纪念账户」的状态,来作为「供 Facebook 用户追思和纪念已故人士的地方」。



  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委托联系人仅可以进行诸如「在纪念的个人主页上发布置顶帖子」「更新头像和封面照片」等操作,而不能「登录纪念帐户」「阅读账户上的私信内容」「删除任何好友」等。但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如亲属提供相关材料证明 TA 是此用户的授权代表,并获得法院命令, FaceBook 会考虑批准获取其他帐户信息或内容的请求(上面的法律裁决就是一个例子)。



  除了 FaceBook,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也正在面临着互联网浪潮中的「数字遗产」难题。

  谷歌为此于 2013 年推出了「闲置帐号管理员」功能,通过事先指定一名管理员,当用户的账户处于不活跃状态时,谷歌会将账户下的数据通过邮件发送给指定的管理员。



  而苹果则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冷酷」。在服务条款中,苹果明确指明用户的账户不可转让,而且 Apple ID 或帐户内内容所享有的任何权利将在用户被证明去世后被删除。



  那么对于国内用户更为熟悉的微信、微博、QQ 等平台来说,他们对于「数字遗产」又抱着何种态度呢?

  隶属腾讯系的 QQ 和微信并没有推出类似于谷歌的「管理人」功能,而是采用了一套「回收政策」。当用户的账户长时间(一般为 3 个月)未登录时,腾讯将对这些账户进行回收,而遭遇回收的账户将无法重新找回,这也意味着账户上的信息将被删除。



  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当 QQ 或者微信钱包中还有遗留的余额时,可以通过向腾讯客服提供账户资金来源、有效的邮箱、死亡证明等资料进行资金转移。

  至于微博,则可以通过微博客服申请「账户保护」,官方核实相关信息之后会将去世用户的账户移交到新的帐号持有人(一般为亲属)。



  从上面各大公司对于「数字遗产」不同的解决方法来看,对于数字遗产的留存问题,全世界尚未达成一个共识:到底应该为了保护去世用户的隐私而删除信息呢?还是将账户上的信息保留下来以供凭吊?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