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部战区海军某基地转岗改训的青年官兵九成以上已完全适应新岗位,找到了新价值。
强军之道,重在人才。随着海军建设加速,装备更新换代,人员转岗改训比较密集,如何加快人才培养,更好满足战斗力需要,既考验各级党委的智慧,也考验官兵对强军事业的担当。
东部战区海军某基地始终把人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改革浪潮中,一批批青年官兵在新岗位脱颖而出。日前,记者采访了基地部分转岗改训的青年官兵,九成以上官兵表示已完全适应新岗位,在新岗位找到新价值。
1 2 3 4 下一页
对空防御射击。黎宇 摄
乐观积极踏上转型之路
在一次演习中,李博因特情处置不当延误战机,受到舰领导严肃批评。
李博是国防科技大学通信专业本硕连读学员,精通摄影摄像技巧,本以为能在部队通信领域大展拳脚,却因种种原因来到基层舰连作战专业,面对数字集成度高的操作台位和复杂难懂的机械原理,他陷入恐慌。
正是这次演习,让他明白,所有困难都是为人生翻开新的一页准备的,只有保持迎难而上的勇气,才会越走越远。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几年,作为株洲舰作战长,李博带领部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在“神电杯”比武竞赛中更是拔得头筹。李博庆幸当初没有放弃。
“第41天打卡,半小时外语晨读、5组力量训练、网课第六课学习、完善思维导图、继续写作练习等5项全额完成。”
9月14日晚,某护卫舰支队纪检监察科干事王威在完成当日计划后,将成果晒在朋友圈上自我激励。
王威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印度语专业,本可以分至外训机构从事翻译工作,他却选择一线作战部队,从事基层政治工作。支部会议怎么开?入党流程怎么走?各项制度怎么落实?一个个问号都让王威倍感压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直到一次出海,他遇到支队“导弹大拿”陆永兴。陆永兴说,从两眼一抹黑啥也不会,成长为精通多领域的全能技师,几十年的军旅人生靠的就是不懈坚持和不断突破。王威将这段话翻译成印度语,写在笔记本的扉页,转型之路就此开始。
东部战区海军某基地导航台官兵对故障部件进行集中会诊。 汪贵贤 摄
无怨无悔甘做“铺路石”
作为全军新组建的84个军单位之一,基地的成立,承载着组织的期待,作为新时代青年官兵,应该如何为强军兴军贡献力量?
记者采访中发现,这个基地下辖部队多为新调整组建单位,使命任务拓展、人员编制扩充、新型装备入列等一系列变化带来诸多挑战。最突出的矛盾体现在“人”上。
基地自调整组建以来,4型数十艘老型舰艇陆续退役,4型多艘新型作战舰艇先后下水入列。基地政治工作部人力资源处干事董昭多年从事干部调配工作,他说:“以前是人等舰,现在是舰等人,人才培养速度赶不上舰艇‘下饺子’速度。”
即便退役舰艇人员分流,仍有大量岗位亟待补充,部分相通专业技术骨干也被调整补充至空缺岗位。朔州舰副航通长毛泽鹏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学校学的是航海专业,现在还得学通信业务相关知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近年来,受国产航母下水实验、万吨大驱入列,以及舰艇远洋护航和海外建立基地的影响,不少青年官兵对职业认同和岗位认知有了新的理解,不再一味追求平淡安逸的陆勤生活,转而向往操枪弄炮、驰骋大洋的一线部队。
寿大松从百余吨小炮艇副艇长干起,先后经历艇长、中队长岗位,正当大家以为他可以担任大队领导时,一纸命令让他从头开始——到某型老式护卫舰担任副舰长。
经过磨炼,他逐步成长为人民海军新型护卫舰舰长。他深有感触:“每名官兵只有甘做‘铺路石’,才能铺就强军兴军之路!”
导弹吊装。吴智杰 摄
把每个岗位都当作战位
目前,该基地部队正处于转型关键期,使命任务不断拓展、队伍逐渐扩大、装备更新换代,为青年官兵迎来大有作为的机遇期。
“与其被‘推着走’,不如主动塑造一个全新、勇敢的头衔。”吉安舰政委刘润科在全舰主题教育授课中,向官兵们发出这样的声音。
说起转岗改训,某导航台机电班班长兼技师、全军爱军精武标兵、一级军士长杨爱民绝对是个典范。今年是他到部队的第29个年头,他的第一个专业是给养员,紧接着是炊事员、炊事班班长、仓库保管员,后来又经历水电工、导航专业和机电专业的转行。无论在哪里,他都踏踏实实把每个岗位当战位来对待。
9月5日,记者在基地岗前集训现场看到,他们开训第一课是“提高思想境界、认清现实落差,自觉投身练兵备战的强军实践”。集训期间,基地邀请所属部队的一线带兵人和专业技术骨干现身说法。一连多日与一线作战部队亲密接触,让毕业学员对即将走上的工作岗位充满期待。
“作为一级机关,如何实现人力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基地政治工作部人力资源处处长戴建国说,自去年组建以来,基地接收一批新毕业干部学员、士官学员、义务兵,99%以上按所学专业分配到对口或相近岗位。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