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泳友们都是疯狂快速练习游泳,各种泳姿,每次都超用力,去计算自己的时间,每天都希望进步那么一点。
把每次都在计算多快完成一次800米,换成计算能不能每25米只用12划,那你就得在每次划水呼吸,转身的时候都非常注意姿势是不是标准,才能在第12次的时候碰到池边,保证吧高效能的动作印到你的肌肉记忆中去。
你可以游的更轻松,你每次出去跑步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用尽全力的快跑取而代之的是长时间的慢跑呢?因为如果你每次给你的心脏和呼吸系统这么大压力,就不再是一个健康的有氧健身方式了。
有一天你要去比赛的时候,你的高效率优势就立刻体现出来了,一个每25米23划的选手,若要加快速度,只能拼命使力,但是一个每25米13划的选手,只要多花一点力气就好,这个优势在比赛最后阶段的时候尤其明显。
我们承认长划臂从某些角度来说是个好东西,所以这个长划距到底是是怎么来的:
首先一个好的推进过程应该是来自于一个好的抱水、拉臂和推水的。这意味着你每个划臂做的越久,就能更好的把你往前推。从这个角度来说,长划臂的确是好的。
低阻力源自于一个好的身体位置,平直的体态和一个有效率的踢腿。从这个角度说,你的划臂越长,你在水中的滑行就更轻松,因为你形成了一个类似于船的流线型,这个长划臂的另一个优点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过长的划臂非常不好,你不值得为了他牺牲你的节奏,不值得为了他,在你的游泳姿势里,加上一个空挡。过了,什么东西都是不好的。老话说得好,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