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质疑说,医生集团不就是像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形成商业模式,可以做大吗?投资逻辑在哪里?今天就和大家说一说。
来源 |分享投资
原标题 |分享投资黄反之:进入“野蛮生长”时代的医生集团将去向何方?
各位上午好!今天所有嘉宾站在那一边,对这边观众不太公平,我站在这边。分享投资是一家典型的本土VC机构,我们也是张医生集团目前唯一的投资人,最近又刚投资了一家影像医生集团,我们是国内比较早投资医疗医生集团的机构,也一直在关注医生集团的发展。
今天我来这里主要是来向大家学习的,同时也应主办方邀请跟大家分享一下从投资人角度怎么看医生集团的发展。
1
医生集团的“前世今生”
首先还是回顾一下医生集团是在怎么发展起来的。实际上我们总结这几点医疗服务的痛点,可能对每一个人来说,对这些都有认识,首先是因为我们体制的一些弊病,大家知道看病难,看病贵,这是一直困扰我们每个老百姓的问题。
正因为有痛点,所以有需求,需求怎么解决?首先我们要看到医生本身就是医疗领域最核心的生产力,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所以,要打破现有的一些体制弊病,解决痛点,要从医生这个生产要素的重构开始,医生集团就是这种生要要素重构的变现形式,刚才前面几位有政府官员、非公立医疗协会领导也说了,目前对医生集团的社会环境,政策法规其实是从无到有,逐渐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适合医生集团发展的制度体系,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看这些痛点,我就不一一细说了,这里简单回顾一下,大家都是专业人士,可能比我们了解更多,这些痛点不说了。
这个生产要素,我们过去所有的医生,基本上集中体制内,所有好的医疗资源都是在公立大的三甲医院,这些生产要素在体制内实际上来说并非真正市场化的。它的社会价值,它的效率,本身价值没有充分发挥起来,所以带来老百队对医疗服务诸多抱怨和不满,那么医生集团兴起,正是要通过对这个生产要素的重组给社会,老百姓带来更好的服务,通过医生集团带来医疗服务效率提升、质量提升,最大化医生这个生产要素的社会价值。
我们看到医生集团从2014年张强医生第一个吃螃蟹开始,从星星之火,已经变成了今天燎原之势。可以说今天的医生集团,就像是进入了春秋时代,群雄并起、野蛮生长的状态。
这个政策环境不一一说了,刚才咱们行业的领导、监管部门已经总结非常全面了。这些政策的出台,其实也并不是说那么一帆风顺,我们有的时候前进一步,又后退一步,不管怎么样改革一直在往前走,特别是十九大明确提出明确鼓励社会办医,像前一段段涛讲的,他也要出来创业,他说现在形势喜人、形势催人、形势不等人。所以一定要抓住这个到好时机,我觉得对我们医生创业来说真的是形势大好,时机恰当。
标签这个商业体系,我说一下,商业体系什么意思?就是医生创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大家知道医生需要行医牌照、医疗机构,医生需要合作的平台,医生需要技术手段,医生需要保险支持,医生也需要有监管部门的支持,所以需要整个体系的构建。我们现在看到,随着中国各个方面市场化程度都是在逐渐提高,各个方面商业体系都在逐渐完善,虽然说医生集团是这两年兴起的,但是我们看到完善的程度,完善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
2
投资医生集团的逻辑
下面我讲一下我们为什么要投医生集团。不少人问,你投资张强医生集团的逻辑是什么?
很多人质疑说,医生集团不就是像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形成商业模式,可以做大吗?投资逻辑在哪里?我们既然要投资医生集团,我们就要看搞清楚它的空间多大,未来可以到什么程度。这一点,因为医生集团在中国是新事物,在国内还找不到可以借鉴的范例,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去看看海外相对成熟的模式。
毫无疑问,美国的凯撒和梅奥就是两个标杆。
凯撒实际上是医生集团+医院集团+保险公司这样为主的模式,而梅奥主要是以医生集团+医疗服务机构这样的模式。在中国,目前从数量上来说主流的其实是梅奥集团模式,类似于张强医生,类似今天在座的各个创业医生集团,也有个别像凯撒集团的,那就是平安保险,它构筑的医疗集团有点类似凯撒,我认为凯撒在中国难以形成主流模式。
因为保险公司在中国受限非常大,像平安保险这样大的保险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他反过来发展医疗集团比较容易,而大多数医生集团和保险公司结合起来的模式,我觉得这个模式肯定在未来我们看得见,但近期不会是一种主流的模式。
大家看看凯撒,它有38家医院,600多家医学中心,近两万名医生,年收入600亿美元,近40亿美元的利润,可能相当于国内60以上家大的三甲医院营收规模。梅奥有四千多名医生,100亿美元收入,利润大约6亿美元。从这两个标杆就可以看出医生集团的空间有多大,以中国的人口、医疗服务市场的规模,一定会在未来诞生中国自己的梅奥、凯撒。
标签我们再看一看,目前国内的这些医生集团,我把它分为一纵一横,首先横向分两大类,一类体制内集团医生创业,刚才提到有些学术权威大牌医生成立的医生集团,他们的创业在我们投资人看来并不是彻底的完整的创业,因为他们主要还是在体制内,身兼各种体制内的角色。同时做自己的医生集团。另外一类可能就是像我们今天在座的绝大多数这样的,都是真正的跳出体制内,全力以赴投入创业的,像你们这样的。
从投资人角度来看,毫无疑问我们更愿意选择后者,因为创业本身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你全身投入,况且不能说你一定能够成功,失败率还会非常的高,何况说你要脚踩两只船,既想享受体制内好处,又想获得商业巨大利益,其实我们不太看好这样的医生集团。
如果说从纵向去看,实际上我们就可以把它分为偏于线上或者偏于线下的。目前医生集团大多数还是以线下医疗服务为主的。而有一些医疗的互联网平台,他们也在做一些线上的医疗服务。
从实际情况来看,比较落地,实施比较好的,能够带来现金流,形成模式的,基本还是在线下,这个我想可能是医疗的属性所决定的。而线上的这些医疗机构,我们不认为一定没有前景,但不能以2C的消费互联网思维看移动医疗服务,好的商业模式将来应该是动态的平衡,应该是线上线下结合,轻重结合的模式。
3
医生集团面临的挑战
下面谈谈医生集团的面临的挑战,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展开。
我总结为就么这是几类,一类面临资源整合上的挑战。这个资源整合包括我们的病人从哪来,包括我们发展的资金需求怎么解决。包括我们在学术上怎么能够让这些脱离体制内的医生得到后续的支持和保证。还有怎么能够跟医保,跟商保对接,怎么获取政府和社会资源的帮助和支持,这对我们医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
标签第二个能力建设,能力建设首先从医生角色转换,好比说我们的医生创业很多都是过去大的领导,是科室主任,从体制内温床,让你跳出来,哪怕你有勇气跳出来,走到这一步,是不是能做好,是不能能够成功,从医生的角色变为创业的角色,管理的角色,这个挑战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还有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个团队的事,是不是有效迅速搭建好的团队也非常的重要。
还有模式的迭代,我们看到虽然说今天的医生集团,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自由发挥。但是大多尚未真正形成比较有效商业模式的,我认为基本上大家还是在路上。甚至说包括张强医生,他已经算是走在前列的,从我们投他以后这两年,我们看到他不断在动态调整,不断动态的调整模式,使得模式更加成熟,更加可以复制,我认为这是张强非常难得的能力,这个迭代能力是所有医生集团创业者所必须经过的坎。
并且要形成品牌,我认为有一些医生集团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但是这些品牌距离未来能够支撑起像梅奥、凯撒这样的医生集团的平台所需要的品牌,我觉得也还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持续加强。
最后是一个利益平衡。所有的事情,只要你做商业,就涉及到利益平台,团队之间,合作方,跟其他体制内外合作,我们也看到新兴医生集团,其实一部分人是已经脱离体制,全力创业,还有一部分人在体制内,反而这样的模式我认为有它的可取之处。
像张强这样的,他完全脱离机制,可能他走得孤单,艰难,但是体制内好处根本得不到了,完全靠自己打天下,全部体制内医生,就像我说的脚踩两只船,他可能可以赚钱,但是想把医疗集团做大不可能,如果体制内和体制外结合,从投入人角度来不妨值得尝试的。
4
医疗项目如何估值?
标签关于对医生集团能力的评估,这个我简单说一下,是我们自己总结的,因为我们自己做投资不光是对医疗集团,对所有的投资创业团队来说,我们这个公式可能都是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的,这涉及到你作为好的创业公司,价值怎么体现,投资人怎么看你。
我们不经常说估值依据吗?估值能到多少,为什么有的人一出来就值几十个亿,像我们投碳云,他出来就是估值60亿,我为什么还可以投他,为什么有的人你几千万我们也不投你,我认为你们的价值就是你的能力的体现,服务的能力,你做市场的能力,还有你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首先体现创业者你的领导能力,你聚合团队的能力,你分享的能力,还有胸怀格局。
5
对医生集团未来趋势的6个判断
最后一点说一下我们对医生集团未来的趋势的看法。刚才咱们有嘉宾也提到,我们认为中国未来医生集团一定会逐渐从专科,转向多科,甚至全科。
第二个呢,会由区域性,逐渐逐渐扩展到全国性的。
第三,会由单纯的线上,或者线下,最后变成线上线下交会平衡的状态。
第四点,从单纯做医生服务,靠医生手艺吃饭,变成一个平台,变成一个综合性集团。这里面包括我们的医疗服务,包括我们线下医疗机构,包括我们医院管理集团,人工智能大数据服务,甚至包括保险还有其他的。就是大的医生集团将来可能变成一个平台。
第五点,未来资本在这个行业里的作用会加大。利用资本的手段,收购兼并一定会逐渐更多发生。
我觉得这一点上,各位医生集团创业者不妨研究一下中国体检行业的发展,我认为发展路径会非常的相近。美年体检于04年成立,2011年和东北的大健康体检合并,他们两个原来是行业老三、老四,2011年合并成为行业老大,2012年收购深圳瑞格尔,2014年并购慈铭,成为全国性龙头公司。2015年借壳江苏三友上市,上市后他们完成了对境外新新健康和美兆体检的并购。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美年大健康跟行业老二爱康国宾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的。这个给我们提供一个借鉴,未来我想好的品牌,有管理能力医生集团,知名度高的一定会逐渐去接管并购那些不是很成功的地区性的各种专科的医疗机构。
另外一点,横向的延展,我相信也一定会发生,还有上下游垂直整合会发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