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报道2018年6月20日,由中、美合拍的少儿网络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英文译名《Once upon a time》)在北京开机,由一众小演员联袂出演一部古装玄幻爱情仙侠网络电影。
这种模式应该缘起《小戏骨》。《小戏骨》是湖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的品牌栏目,走的是在全国首创“小孩演大剧”,“演经典、学经典”的节目模式,所有演员都是6—12岁的少年儿童。
该栏目相继拍摄了《焦裕禄》、《刘三姐》、《洪湖赤卫队》以及《白毛女》等红色经典题材,后来又拓展到民俗剧作《白蛇传》,中国文化经典剧作《三国》、《红楼梦》等作品,可以说 ,在全国反响十分热烈,网友纷纷称赞小演员们演技走心,秒杀多少当红“小鲜肉”……
这些作品的收视率排名一般是名列前茅,《小戏骨<刘三姐>》一经推出,芒果TV在首页推荐,视为电视湘军优质品牌全力推介。在腾讯视频单网点击量已突破2000万,在湖南、江西、贵州、安徽、云南等省的朋友圈被疯狂转发。
《小戏骨<焦裕禄>》播出后,更是得到了湖南省内外政府部门大力推荐,称赞这是一档传递正能量、对下一代很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值得向全国推广,《文化湖南》对此还进行了专题报道,称《小戏骨》响应党中央习总书记的号召——“文艺不能做市场的奴隶,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定要发扬”,不仅发扬了传统文化,还“传承价值、艺术超值、影响时代、激励后代”。
去年8月,小戏骨之《白毛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审片会,中宣部原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白毛女》原著编剧之一贺敬之、总政歌舞团原政委乔佩娟、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白毛女”扮演者孟于、著名表演艺术家陶玉玲、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明文军、著名歌唱家朱明瑛、中国歌剧研究会主席王祖皆均到场观看,盛赞《小戏骨》意义深远,价值不可估量。
人民日报也撰文点赞《小戏骨》,称其以创新模式致敬经典,让儿童爱上优秀传统文化,为老、中、青三代人提供了经典文化大餐。
……
弘扬红色经典,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也是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我们接受并欢迎这样的节目。
但是另一方面,除了红色作品,其他一些影视剧相关的资本、制作方也是盯紧了这块市场“肥肉”,影视剧中消费儿童在全国属于一种新的影视文化消费现象,这种艺术形式《小戏骨•白蛇传》属首例,其关于儿童进一步成人化的影响深远。
这些小演员的年龄在8-15岁之间,本还是天真烂漫、心性纯真的年纪,却要过度的去承受成人们的消费,扮演着成人的尺度。好的一面固然是有,但是坏的一方面也是有的。
以《小戏骨•白蛇传》为例,那么小的孩子演绎着成人世界的爱恨情仇,适应成人的竞争和游戏规则,从而被进一步开发新的商业价值,这对小演员来说,他或许是成功的,但是另一方面,他也过早的失去了宝贵的童真。这种进一步成人化的现象,违背了媒体伦理的规范——大众传媒没有履行应有的教育与引导的职责,不顾社会效益消费儿童,可能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如果进一步的蔓延,小孩子就不止是“早熟”这一说了。
为了满足成人的收视心理,影视制作者将儿童包装给成人观看的对象,使儿童成为成人的娱乐工具和观赏工具。“儿童”元素的消费已经被有心人看到了广阔的开发前景,消费儿童的萌态或许将成为当下文化娱乐消费的兴奋剂。而如果过早的将儿童进入娱乐圈,甚至成为一种趋势,那么儿童的成长也会受到不小的负面影响。
也许,有的父母可能会认为这是成功的一条捷径,但是,对儿童的成人化消费,严重触及人道主义和媒体伦理的底线。原本天真纯粹的孩童,不该过早背负成人世界的浑浊与复杂。新修订的《广告法》规定,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得参与广告代言,就是为了保护儿童,避免“消费儿童”的情况出现,这同样应该是影视剧的制作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