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发展步伐加快,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然而,环保相关政策出台、猪周期失灵、进口肉的冲击也给生猪养殖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总体来看,2016 年是行业大洗牌的一年。鉴于当前生猪生产正在好转,2017年生猪市场供应状况将会比2016年有所改善。
行业规模化生产成为趋势
2017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而对于生猪养殖的要求是“稳”,确保养猪产业稳产、稳转、稳发展。随着环保政策的趋严,部分猪场拆除,以及新建猪场比较少,生猪存栏量有所下降,未来生猪养殖趋势大体预计是散养殖户退出,趋同规模养殖方向。
生猪生产“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2020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例要提升至52%。因此,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规模化进程的黄金时期。规模化进程将促使大型养殖企业和超大型养殖企业的诞生。
南猪北上布局调整
生猪发展规划对于全国养殖区域进行了划分,环保重压下养猪战线北移。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作为生猪发展的潜力增长期,将承接养殖转移重任,未来将会出现诸多现代化的规模化养殖场,承担巨大的生猪养殖任务。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内蒙古生猪出栏1637.2万头,计划2020年突破3000万。
按照国家部署,位于中国北疆的内蒙古与东北三省、云贵等地被划为潜力增长区,被确定为未来中国猪肉供应增长的主要区域。此布局被业界戏称为“南猪北上”。相比于中国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政府主导的“资源迁徙”,此次布局则更多凸显了市场的主导性作用。
大力发展生猪家禽养殖是2017年内蒙古农牧业工作的重点之一。目前,猪肉市场规模不断在扩大,展望2017年,生态大趋势已成定局,南猪北移已成大趋势,规模化养殖加剧,行业整体水平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