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 社会 > 正文

程序员是制造 Bug 的“元凶”?

2021-11-10 04:44     

代码的 Bug 到底与什么有关?代码的行数?项目的规模?还是开发者的人数?在本文中,作者将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绘制的图形,告诉你诸多 Bug 的由来!

作者 | Christopher Forno

译者 | 弯月

责编 | 屠敏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以下为译文:

怎样才能减少软件中的Bug?本文将告诉你传统观点是错误的,下列数据会让你感到惊讶。

软件开发人员普遍认为,代码量越大Bug就越多。虽然许多人并不是很清楚这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但他们认为二者是线性的关系,即每千行代码中的Bug数与代码量成正比。然而,根据对GitHub中最受欢迎的10万个代码库的研究发现,代码行数与Bug之间并不存在这种恒定的关系。而且,代码行数并不是Bug数的可靠指标。

注:在本文中,我用“bug”来指代软件中从一些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的异常行为,例如:死机、视觉异常、不正确的数据等。“Bug”也常用于描述软件中可利用的缺陷,但这是从攻击者的角度来看。本文不涉及安全漏洞,因为安全漏洞可能需要别的模型来分析。

相反,我们发现了两个更可靠的指标:贡献代码的开发人员数量和提交代码的次数。本文中的图片使用了一个拥有两个变量的模型,而且这个模型在预测Bug数目时,与我另一个拥有16个变量的模型表现几乎相同。我会详细解释这些模型的建模过程,但是首先:


如果存在这种因果关系,那么这对减少Bug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需要可靠的软件,那么请不要使用会产品Bug的方法论。例如,敏捷主张直接写代码,然后通过迭代这些代码来优化需求,所以会产生很多提交(而提交次数与bug数息息相关)。

原型可以减少bug,但是你必须在使用完后丢弃这些原型。你需要通过数次提交来学习技术和了解客户的需求,然后编写一个非原型版本,其中包含更少量的提交次数和/或更小的团队。

刻意保障系统可靠性的工作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在采用测试驱动的开发和单元测试的情况下,如果提交的代码次数更多,或需要更多的开发人员的话,那么bug数也会更多,这可能与你的直觉恰恰相反。

对于个人而言,你应该将更多时间花费在写代码之外的事情上,例如思考、设计、和制作原型等等。

对于企业而言,雇佣的开发人员数量越少越好,当然开发人员的经验越多越好。


收集数据


如果你也想试试看,那么可以点击此处下载我构建模型时使用的数据(http://datasets.singaporedatacompany.com/github-top-100k-2019.zip)。

首先,我通过GitHub API,查询了10万个最受欢迎的项目(超过135颗星的项目)。这些项目并不是随机抽样,它们占据了GitHub上最顶级的0.1%,所以我们更加自信会有很多人发现和报告bug。对于每个项目,我提取了项目的创建日期(GitHub上的日期),给星数量,问题数量,提交PR的次数,以及issue tracker是否被禁用。

接下来,我克隆了所有非私有的代码库,并直接从Git和文件系统收集了以下统计信息:

最后,我针对每个代码库的HEAD信息,收集了Tokei的统计信息:每种检测到的语言的代码行数、注释、空格等等。然后,对于每种Tokei检测到的语言,我计算了总字节数和LZMA压缩后的字节数。

排名前50的总代码行数。被排除的语言(文本和标记)用灰色显示(Text、Html、Markdown、Svg、ReStructuredText)


控制受欢迎度等差异


我们以为,旧项目和受欢迎项目的平均bug数会更偏高。为了控制这些差异以及其他差异,我使用了如下模型:

ln(issues) = β1 ⋅ created age + β2 ⋅ first commit age + β3 ⋅ ln(stars) + β4 ⋅ ln(contributors) + β5 ⋅ ln(all commits) +β6 ⋅ ln(code) + β7 ⋅ ln(comments + 1) + β8 ⋅ ln(pull requests + 1) + β9 ⋅ ln(files) + ε

我通过这个模型做了拟合,并通过10折交叉验证测试了模型与线性回归的拟合度,然后在一个组合图中绘制了每个折叠的预测误差。在此之前,我删除了所有私有、归档、镜像和分叉项目,没有启用issue tracker的项目,以及数据集中bug数为零的项目。

9个变量模型的预测误差

这个模型有一些偏差,但其他方面的拟合度还不错。它高估了GitHub上问题数量很少(<10)的项目的bug数(相反低估了问题数量偏高的项目)。我怀疑这是由于GitHub的API中没有将分叉项目标记出来,还有一些包含第三方代码的项目导致的。这些项目夸大了与issue tracker相关的Git统计数据,其中一些极端的例子是Linux内核的分支。对于仅考虑代码行数的模型,这种偏差更为明显:

ln(issues) = β1 ⋅ ln(code) + ε

ln(issues) = β1 ⋅ ln(lzma bytes) + ε

仅包含代码行或lzma压缩的代码字节的模型(说明了语言之间代码密度的差异)表现同样糟糕。

用9个变量的模型拟合完整的数据集后,得出了以下近似值:

ln(issues) = 0.022 ⋅ created age – 0.017 ⋅ first commit age + 0.315 ⋅ ln(stars) + 0.071 ⋅ ln(contributors) + 0.266 ⋅ ln(all commits) +0.072 ⋅ ln(code) + 0.034 ⋅ ln(comments + 1) + 0.413 ⋅ ln(pull requests + 1) – 0.069 ⋅ ln(files) – 1.690

我们可以看出,模型中的主导变量是PR数(0.413)、给星数(0.315)和提交次数(0.266)。将这二者与代码行数(0.072)和注释(0.034)相比较,就会发现这些差异更加明显,尤其是再考虑到变量尚未规范化,而且几乎所有项目中代码行数都会高于PR数、给星数或提交次数。

由于PR数和给星数是GitHub特有的功能,我还构建了一个没有这两个数据项的模型。然后,根据拟合模型的系数,再进一步将其简化为只包含提交代码的人数和提交次数。这种只有3个变量的模型的表现几乎与其他模型完全相同,而且还可以显示成3G图形:

ln(issues) = β1 ⋅ first commit age + β2 ⋅ ln(contributors) + β3 ⋅ ln(all commits) + β4 ⋅ ln(code) + β5 ⋅ ln(comments + 1) + β6 ⋅ ln(files) + ε

 ln(issues) = β1 ⋅ ln(contributors) + β2 ⋅ ln(all commits) + ε

在删除了GitHub特有的数据项后,提交代码的人数和提交次数就占据了主导地位,从删除所有其他变量时错误数轻微的减少就可以看出。


会不会是这个模型搞错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提交代码的人数和提交次数的影响,下面我们来看看,如果不采用任何根据提交代码的人数和提交次数绘制图形的模型,那么代码行数与问题数量之间有何关系。

针对GitHub上最受欢迎的项目,绘制代码行数(x轴)与GitHub上的问题数(y轴)的关系图,并根据提交代码的人数和提交次数分组。

为了节省空间,我没有显示所有的10万个顶级项目。我按照提交代码的人数和提交次数进行了分组,因为我觉得这种分组方式最有意思,且最具代表性。为了避免选择偏差,我只在选择分组之后进行绘图。

你只看到了一团团杂乱的点,对吧?这就对了:上图证实了代码行数与bug数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弱。而且请记住,这些图是用对数绘制的,而且这个模型使用的是ln(code)(代码行数的对数):因为相关性会随着代码行数的大小而变化。


随着代码行数的增加,bug数却增长缓慢


我见过有人说每千行代码的bug数在0.5-50个。但是我发现得出这样的结论的人只研究了1-2个成熟的软件项目在某一个时间点或两个版本之间的代码。只查看某个项目在一个时间点的快照,凭什么认为这个项目在早期或后期的情况会保持不变?

根据上述数据,认为bug数和代码行数之间存在任何常量的关系是不明智的。相反,我们应该认识到bug数目增长的速度会随着项目的成熟而越来越慢。原因是了什么?我认为:

我们观察到的频率呈对数分布,而不是正常分布。一小部分bug能被更快、更频繁地发现,而系统中处于“长尾”的bug发现速度和频率要低得多。

bug数量与功能数有关,而跟代码行数无关,而代码行数与功能数呈超线性分布。(随着项目的增长,添加新功能所需的代码行数会增加。)

项目的核心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稳定,因为我们会修复bug,但不会做出重大改变。随着项目的成熟,新来的开发人员不太可能改动关键的代码,而且新功能的开发需要的核心变化更少。


那么哪些不是问题的bug和不是bug的问题呢?


对于这种大小和范围的研究,GitHub的issue是我所知道的记录bug的最佳形式。自动bug检测软件仅适用于某些语言,而且只能检测到“结构性”的bug(比如无效的内存访问),而却无法检测到逻辑错误(例如错误的计算),而且手动统计bug数是不切实际的(或者根本不可能)。我们必须假设处于开放状态的issue能够代表用户遇到的bug数。


异常值和替代假设


在查看这些数据之前,我没有猜到仅靠提交代码的人数就可以预测bug数。这表明项目的开发人员数量蕴含了有关项目的其他大量信息。一种合理的解释是“大型开发团队有向平均数回归的趋势”:即随着团队开发人员数量的增加,项目的提交次数/功能/代码行数与开发人数的比率倾向于一个平均值。

随着开发人员数量的增加,代码行数的范围变窄。

在浏览异常值时,我遇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类别:游戏机模拟器。该类软件拥有测试输入(游戏),测试人员(游戏玩家)和其他实现(其他模拟器和系统本身)等数据,可以为将来的软件bug数的比较研究提供更加可控的实验环境。

原文:https://singaporedatacompany.com/blog/more-developers-more-problems

本文为CSDN翻译,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作为码一代,想教码二代却无从下手:

听说少儿编程很火,可它有哪些好处呢?

孩子多大开始学习比较好呢?又该如何学习呢?

最新的编程教育政策又有哪些呢?

下面给大家介绍CSDN新成员:极客宝宝(ID:geek_baby)

戳他了解更多↓↓↓

 热 文 推 荐 

 百度浏览器谢幕!

 不懂嵌入式,何谈物联网?

 Java 在「权力的游戏」里,能活到第几集?

☞ 19 岁当老板,20 岁 ICO 失败,编程少年的创业辛酸史

☞ 养生 996 的崛起:马云竟给他最痛恨的「兔子」站台?

☞ 打开阿兹海默之门:华裔张复伦利用RNN成功解码脑电波,合成语音 | Nature

☞ 澳洲生活7年, 前阿里程序员谈我们的区块链差距究竟在哪?

☞ 关于谷歌云,你应该知道的一切!| 技术头条

☞ 她说:为啥程序员都特想要机械键盘?这答案我服!

System.out.println("点个在看吧!");
console.log("点个看吧!");
print("点个看吧!");
printf("点个看吧!n");
cout < < "点个看吧!" < < endl;
Console.WriteLine("点个看吧!");
Response.Write("点个看吧!");
alert("点个看吧!")
echo "点个看吧!

点击阅读原文,输入关键词,即可搜索您想要的 CSDN 文章。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