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猎人难,猎女婿难上加难:曾国藩屡次走眼,胡林翼喜得佳婿
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曾国藩
猎人难,猎女婿难上加难!毕竟,很少有人能像郗鉴那样,一眼便挑中袒腹仰卧的年轻人——王羲之做东床快婿。曾国藩被誉为晚清“圣人”,可面对挑女婿这道难题,却屡屡“失手”。
曾国藩
曾国藩有五个女儿,前四位女婿都是他亲自挑选的,但令曾国藩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四位女婿他都看走了眼:长女婿袁榆生是个花花公子,瞒着曾家未婚而先纳妾,二女婿陈远济性格急躁,英年早逝,三女婿罗兆升“性情乖戾”,四女婿郭刚基短命,二十一岁便去世,以致曾国藩的四个女儿命运都颇为凄惨。曾纪芬比她的四个姐姐都幸运,活到九十岁,多子多福,号“崇德老人”。曾国藩的满女婿聂缉椝不错,官至巡抚,还被誉为近代中国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家。然而这位满女婿,却不是曾国藩挑的,而是弟弟曾国荃帮着挑选的。五位女婿,只挑中了一位好的,而这位好女婿还是弟弟帮着挑的。曾国藩也许要感叹:挑女婿怎么如此之难!
与曾国藩齐名的胡林翼,8岁时就被道光朝重臣陶澍给挑中,后来果然不负岳父的期许,成为一代名臣,在品行、才学、功业方面都足以与其丈人相颃颃。陶澍也赢得了会识人的美誉。
胡林翼只有一个女儿,名叫端仪。曾国藩四道题都答错,错误率100%;胡林翼只要一道题没答对,错误率也是100%。
那他会挑谁做女婿呢?
梅英杰《胡文忠公年谱》记载,咸丰三年(1853),“五月,女端仪适同县周氏”。并注引郭嵩焘《胡母陶夫人祔葬志铭》云:“一女,嫁监察御史周开铭。”
此前从无学者对周开铭进行过详细论述。笔者多方勾稽史料,对周开铭的生平事迹有了较为细致的了解,发现周开铭在为人、做官方面与胡林翼高度相似,不愧为一位好女婿。在挑女婿方面,胡林翼完胜曾国藩。
周开铭,字敬丹,号桂午,道光己亥年出生。道光己亥即道光十九年(1839)。(《周氏族谱》说他出生于道光十五年,此据其会试朱卷及履历。)益阳县人。周家与胡林翼家是世交。周家“世居(益阳)二十一里汾湖洲,迁居十四里阿盘村”,胡家居“十九里”。周开铭祖父周泽珩是秀才,父亲周扬之中道光乙酉科拔贡、戊子科顺天乡试举人,官至户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叔父周振之是道光戊子科举人、乙未科进士,官至河南商城县知县。
周开铭有两个哥哥:大哥开鉴、二哥开锡,开锡过继给叔父为嗣。周开锡“以能诗文有名”,但科举不顺。胡林翼任湖北巡抚后,周开锡前往投奔,“上言吏事与兵事相辅,治乱之本,莫先察吏”。胡林翼对他甚为赏识,让他留在湖北做官,保举他为知州,署沔阳州事。周开锡“性疏爽而沉毅,有智谋,能断”,遂成为胡林翼幕府中的核心人物,参赞机密。胡林翼败太平军于集贤关,周开锡以功被保为知府,赏花翎。胡林翼曾上奏折举荐刘蓉、沈葆桢等十位优秀人才,周开锡名列其中。胡林翼卒后,周开锡改依于左宗棠麾下,历任浙江粮道、福建延邵建道,署福建布政使,护理福建巡抚。后从左宗棠赴甘肃,“总统甘肃南路诸军,平金积堡,克复渭源、狄道,皆有功”。同治十年(1871)因病卒于军,年仅四十六岁。
周开铭与胡端仪结婚时才15岁。胡林翼是如何挑中他的,无史料记载,不便揣测。
周开铭的科举之路十分顺利,这一点与其岳父高度相似。
周开铭同治四年会试朱卷
胡林翼24岁中举,25岁中进士,殿试二甲,朝考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周开铭同治元年(1862)中湖南乡试第七十名,也是24岁,四年会试中式第十四名,殿试二甲第十三名,朝考一等第十六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七年散馆,授职翰林院编修。只可惜,在周开铭中举的前一年,胡林翼就已经病逝。
胡林翼的父亲胡达源是翰林,岳父陶澍是翰林,自己是翰林,女婿也是翰林,这一情况并不多见,可谓盛事。
周开铭任翰林院编修后,历充国史馆协修、国史馆纂修。同治十二年九月,奉旨记名以御史用。光绪二年(1876)八月,充武英殿协修。三年正月,充国史馆总纂,旋充功臣馆纂修,二月,充实录馆协修,三月,充丁丑科会试同考官。四年二月,充实录馆总校。
从当翰林院庶吉士起,周开铭在翰林院一共呆了近13年。
姚建民在《周开铭墓志铭》中说:
公自垂髫,嗜学若渴,至于老耄不衰。当官翰林时,一以钻研经史为事,忘餐废寝,蚤夜不休。尝以餍饫之余饷后进,一时如溥大司马仲路、孔提学使少霑,皆执弟子礼,从公考德问业。
“溥大司马仲路”,即溥颋(1849-1920),字仲路,清宗室,官至度支部尚书、农工商大臣。“孔提学使少霑”,即孔祥霖(1852-1917),字少霑,山东曲阜人,孔子七十五代孙,官至河南提学使。
光绪四年(1878)五月,周开铭奉旨补授江南道监察御史,八月,署理山东道监察御史。五年闰三月,转掌四川道监察御史,是年充己卯科甘肃乡试副考官。六年四月,署理吏科掌印给事中,六月,署理吏科给事中,八月,奉旨巡视南城事务。
御史是言官。周开铭“直言正色,不苟阿私,凡所奏论,务持大体,未尝以讦直为能,而朝廷肃然”。光绪四年九月,周开铭奏《东南数省被水,请饬豫筹拯救》一折,向朝廷报告,“江西、福建、湖北、湖南等省雨水过多,被淹地方甚众”,请求朝廷令各省督抚确查州县受灾情形,预筹拯救之策,以求有备无患,并清查保甲,密拿会匪,防止匪徒乘机生事,以安民心。同年十一月,周开铭奏《湖南匪势渐炽,隐患日深,请旨密饬办理》一折,说益阳等处会匪猖獗,请朝廷谕令湖广总督李瀚章、湖南巡抚邵亨豫严饬地方官清查保甲,整顿捕务,将著名会首严拿惩办。
光绪六年正月,周开铭上了一道奏折,矛头直指崇文门税关。崇文门(俗称“哈德门”)是京师九门之一,为舟车客商进出京城的枢纽之地,清政府在此设关收税。这一年是会试年份,各地士子赴京赶考,途经崇文门。吏员们利令智昏,竟然扣留士子们的行李,敲诈勒索。同是读书人出身的周开铭激于义愤,上奏弹劾。
为此,朝廷下旨申禁:
御史周开铭奏,请饬禁崇文门需索扣留等语。乡会试士子到京,如携带行李并无违禁货物,自应随到随验,立即放行,岂容书役藉端勒索。兹据该御史奏,本年会试士子到京,风闻崇文门已有扣留行李,需索税规之事,殊属不成事体。着崇文门申明旧章,严行饬禁,书役人等查有需索留难情事,即行从重惩办,毋稍宽纵。
光绪七年(1881),周开铭43岁,他结束京官生涯,被外放为贵州思南府知府。次年二月抵达贵州,四月调署黎平府知府,六月初一日接印视事。此后数年间,周开铭一直在思南府本任和署黎平府知府之间调动。
有意思的是,胡林翼任地方官的第一站也是贵州。胡林翼道光二十六年(1846)六月报捐知府,分发贵州。严树森《胡林翼年谱》记载:
时龙山友人李如昆留都门,问曰:“今有司之法,输金为吏者,得自择地,君何独取于黔?”公曰:“天下官方,独贵州州县吏奉上以礼不以货。某之出,资用皆他人助成之,窃念两世受国恩遇,黔又先人持节地,习闻其风俗,某初为政此邦,贫瘠或可以保清白之风,而不致负良友厚意。”李公为之起敬。
胡林翼花钱捐官,本来可以选择一个富裕点的省份,可他偏偏选择偏僻贫穷的贵州。朋友李如昆问他为什么,胡林翼答道:“如今官场风气,数贵州最好。我这次捐官,是靠朋友资助,我父亲又曾任贵州学政,我了解那里的风俗,我初为地方官,选贫瘠而风气较好的贵州,应该可以洁身自好,保住清白之风,也不辜负朋友们的一番好意。”
道光二十七年,胡林翼到达贵州,历任安顺府、镇远府、思南府知府。三十年十二月,补授黎平府知府。咸丰元年(1851)七月抵黎平府,受印任事,至次年十月交卸,在黎平知府任上一年有余。
胡林翼在给左宗棠信中说:“黎平二年,搰搰然用力良苦。其地士民淳谨,不刁、不诈、不淫矣,实为黔中诸郡之冠,但嫌稍弱耳。一年以来,训练武事,颇改旧习。”对自己在黎平的作为颇感自豪。
胡林翼的话并非自夸之言,他在黎平练勇捕贼,筑堡储粮,确属政绩卓著。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胡林翼》说:
咸丰元年,补黎平府。府境毗连湖南、粤西,山深箐密,盗出没剽夺,捕之辄越境窜。公至日,延绅民及椎结左衽诸渠,率赐以酒食,详询民情地势,令相连为堡,择立乡正、团长、牌长,互相稽核,捕治诸不法者。是时广西贼大起,永宁、怀远、融县,环黎平西南界皆贼。公募壮勇扼隘防堵,办团练千五百余寨,建碉卡四百五十余座,连屯相望,上言督抚,请环边要隘,筑堡守御,以为言战不如言守,用兵不如用民,用民以自卫,不如先用地利以卫民。郡城故无储积,劝富民捐谷置仓,以备城守。自后黎平叠被攻扑,城卒不可拔,皆公练勇储粟力也。
自言守镇远、黎平诸剧郡,治捕盗贼,为民兴利除害,皆默自程课,唯恐大吏闻,有所牵掣。而尤汲汲以奖拔人才为事,属吏一行之善,随登荐牍,手书褒美,以宠异之。
十几年后,黎平士绅胡长新等向贵州学政请求将胡林翼崇祀黎平府名宦祠,上《请祀名宦详学院稿》,详细条列了胡林翼在黎平的政绩:
一、故宦胡林翼,……在任一载有余,御灾捍患,历著政迹,黎民至今感戴不忘。
一、故宦未任黎平之先,楚匪李沅发窜扰黎境,窥伺郡城,危如累卵,故宦奉前抚宪乔檄委总理军务,督兵剿办,俾贼匪不敢觊觎,黎郡并得迅速蒇事,易危而安,保全莫大。
一、黎属多盗,劫抢成风,行旅乡村,深以为患。故宦莅任伊始,即委员率同绅士分路下乡,督行团练保甲,设立乡正、团长,使之守望相助,弭盗于未发之先,乡村赖以安帖,行旅恃以无恐,黎郡至今尚行其法。
一、故宦莅任未几,即值粤逆分窜。黎属与粤西接壤,游匪乘间勾结,防堵最关紧要,故宦劝民捐输,于东西南北四路共建碉百十余座,兼筑堡于阨要处,屯兵驻守,作坚壁清野,议《保甲团练条规》、《团练必要》等书刊布民间,使民知捍御之法。
一、故宦当军书旁午,犹以培植士类为先务,每月集书院生童入署课文,口讲指画,必以敦行立品相勖,择其秀异者招至署中肄业,资以膏火,人人争自濯磨,士气为之一振。
一、黎郡山多田少,偶遇歉收,饥饿者众。故宦于北路瑶光等寨,劝立义仓,捐廉倡令积谷,以为凶荒之备。嗣后苗匪连年蠕动,乡民逃散,荒芜甚多,饥者均赖赈济得生。是以乡间竟无爬抢之患,其积储之法,现尚遵行。
一、黎郡向少出产,杉树茶油之利,近亦渐衰。故宦见野多栎树,捐廉百五十金,派人前往遵义购买蚕种,教民放养,获利甚溥。
一、故宦为政,首在维持风化。民间节孝妇女,有年例已合、无力请旌,如民妇管周氏等,访闻即饬儒学具详以阐幽潜。其乡团有御贼被害者,捐资赏恤外,详请照阵亡例准入祠祀。一时团众有勇知方,争相激劝。
一、黎郡有前明何忠诚公祠墓, 故宦躬亲谒祭,并捐金修葺祠堂墓表,焕然一新,示民以劝忠之道。近年孤城危卵,人心不懈者,皆有所观感而兴起焉。
一、故宦留意人才,凡属僚之贤能与士民之有才艺者,皆简拔任使,策励劝勉,以期才可大用。现今文武官吏声称卓越,及出自寒微,历登仕路者,多由故宦推挽之力,盖为国求贤,诚大臣风度也。(光绪《黎平府志》卷六下《宦绩·胡林翼传》注引)
以上所列,第一条是总的评价,后面几条,叙述胡林翼在黎平督行团练、建筑碉堡、重视教育、设立义仓、推广养蚕、维持风化、留意人才等方面的政绩。正因为胡林翼为民兴利除害,奖拔人才,而且推行了很多长远之计,可以长期遵循,“至今尚行其法”,黎平的百姓士绅才对他感恩戴德,十几年不忘。
周开铭任黎平知府之时,距胡林翼交卸之年恰好三十年。岳父已经做得很好了,自己该如何办,别人可都在看着,周开铭的压力不言而喻。
黎平盗贼多,教育落后,这是地方官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周开铭像其岳父一样,捕盗安民,奖拔人才。据记载,他“尤以善捕盗安民著”,“公暇辄进多士,以文艺相勖,课卷皆手自点窜。士以此感激,争自濯磨,其后文风之盛,甲于他邑”。黎平有印台书院,周开铭题赠“印台书院”匾额,并撰对联:“印天星斗文章著,台衮功名山泽多。”以此勉励书院学子。
《贵州通志·宦迹志》为他立传,赞誉他为“良吏”:
周开铭,字桂午,湖南益阳进士。自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起,三守黎平,培植士林,爱才如命,每有寸进,非温辞奖藉,即手书褒美,一时士子乐受熏陶,获登贤书,不一而足。至其政简刑清,与斯民相安于无事,真有古良吏风。
百姓爱戴,上司也器重。历任贵州巡抚都对周开铭嘉许有加,林肇元称他“器局安整,表率有方”,“谨厚廉能,勤求民瘼” ,潘霨称他“平和通达,任事实心”,“精细稳练,表率有方”。光绪十二年,周开铭被巡抚保荐为大计卓异。大计,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政绩突出、才能优异者称为“卓异”。
后来,周开铭历署都匀府、铜仁府知府。光绪十五年十月,因丁母亲任氏忧,开缺回籍。十八年服阕,在京城呈请起复。十九年五月十五日,奉旨补授广东潮州遗缺知府,十月到广州,十二月补琼州府知府。周开铭任琼州知府期间,“留心学校,取士必得,待士如子弟。性谦和,就之如冬日之可爱”。(光绪《琼山乡土志》卷一)
光绪二十年,两广总督兼署广东巡抚李瀚章上奏调补周开铭为潮州府知府。次年又与广东巡抚马丕瑶会奏,调周为广州府知府:
广州府为省会首郡,管辖一十四县,地方辽阔,政务殷繁,时有紧要案件饬发审办,且省城系通商口岸,抚驭一切,尤须操纵得宜,非熟悉情形、才猷卓著之员,不足以资治理。
查该员诚笃明练,识见宏通,以之调补广州府知府,洵堪胜任。
姚建民说:“广州华夷杂处,繁剧倍他区,公昼接宾僚,夜治官牍,从容闲雅,绝不少露匆遽之色。”
光绪二十四年十月,朝廷简放周开铭为广东督粮道。次年署理两广盐运使。二十七年,广东巡抚德寿保荐八位正印大计卓异官员,周开铭名列首位。二十九年,再署两广盐运使。
大计卓异官员,一般都要赴京觐见皇上,由皇上加以提升。同年,署理两广总督德寿、署理广东巡抚李兴锐奏请将周开铭送部引见,称“署两广盐运使、广东督粮道周开铭,资深识练,守洁才长,治事精详,志趋端正,实为监司中不可多得之员”,“兹因循例给咨赴部引见,应如何优加录用之处,出自圣慈”。
从偏僻地方的知府(从四品)到广东首府知府,再到实任道员(正四品)、署理盐运使(从三品),周开铭的一路升迁,有他人看其岳父胡林翼“面子”的因素,但主要是因为他本人精明能干,操守廉洁。
光绪三十年四月,周开铭到京引见,改授山东督粮道。四月十一日、十八日,光绪帝两次召见周开铭。
周开铭任山东督粮道时,不仅干好了本职工作,还锐意兴学,影响深远。“值漕粮改折,竭蹶异常,公百方撙节,勉力支持,卒赖无误。时朝廷方厉行新政,公又出其余力,筹款定章,设立师范、蒙养学堂各数所。山东风气之开,自公始也。”不论是在黎平、琼州,还是在山东,周开铭总是重视文化教育,不遗余力。
他对家族的文化教育也很关心,“慨捐学田若干,以教族中子弟;设济贫公,以恤族中孤寒”。兴学济贫,改变了不少贫苦子弟的命运。
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周谷城先生(1898-1996),是周开铭的族人。周谷城是农家子弟,但得以进入周开铭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莫志斌《周谷城传》记载:
1900年,八国联军人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狼狈逃到西安。翌年,与帝国主义签订屈辱的《辛丑条约》。清廷受此刺激,乃于1905年,下诏废科举,兴学校,行新政。时周氏族人翰林周开铭(1835—1907),居官山东督粮道,乃筹款定章,设立师范、蒙养学堂等各数所,提倡新学不遗余力,为山东开风气之先。周开铭且极关怀老家族人子弟教育,为培养人才,遂于这年为族人捐资兴办新学堂,择枫梓村创建周氏霁光书室,创办周氏霁光二等小学堂,学制8年,选拔族中有培养前途的青少年免费入学,周谷城以最优秀成绩被选入校,就读8年。这样为其进一步深造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一月二十七日,周开铭因病卒于山东督粮道任上。姚建民《墓志铭》说,他人公认“其德行、政事、文学,皆足与古人争颉颃”。
周开铭是郭嵩焘的弟子(郭是胡林翼好友,或许是胡为女婿挑的老师),郭去世后,周开铭与王先谦、黄自元、曾广镕等联名向直隶总督李鸿章呈请,郭嵩焘“学行、政绩,卓然可传,据实胪陈,恳恩宣付史馆”,为他立传,李鸿章据之上奏,但朝廷未允许。
李鸿章奏折内容
在子嗣方面,周开铭与胡林翼也很相似。胡林翼没有儿子,过继堂侄为嗣。周开铭的妻子及三位妾都没生儿女,以胞兄开鉴之子先浚为嗣。
姚建民说:“公之诗文有奇气,尝有志著述,以奔走仕途,无晷刻之暇不果。”周开铭的诗文不多见,兹附录其光绪十五年署铜仁知府时所作《铜仁府志序》一篇,以窥一斑。
铜仁府志序
郡县何为必有志也?昔《禹贡》撮九州之山川、疆域、物产、土宜,与夫田赋、职贡、道里、风气,于一千一百余言中,罔弗赅备。嗣是《周礼》职方氏之所掌,班固《地理志》之所纪,准其书而少变焉,是即后世言志者之所祖也。
铜仁隶黔东,偏僻处一隅,固与中原大郡有殊,然山水明秀,蔚起人文,其涵濡于国家德泽,以渐摩为风俗,钟毓为英奇,休养生息为民物之滋丰,礼乐兵农为政治之咸理,皆不可以不志。余于己丑夏来摄郡篆,前守余君芾丞方修郡志,具有规模,不才何幸,乃得承乏其后。公暇之余闲,尝至局,与纂修喻、胡两君商榷参订。凡所纪载,务期毋滥、毋冗、毋陋、毋诬,折衷于班固地理之志,《周礼》职方之掌,以上追《禹贡》之赅备,庶几不负余君勤勤恳恳创修之心。岂余之不惮烦哉!考旧志修于嘉庆之季,今又七八十年矣。过此无成,久则文献俱湮,其泯灭何可胜道?此固良有司之责也,余敢让芾丞独为君子乎?
是年冬,余以忧将去任,时胡君已作古,喻君出志稿请序。窃念一行作吏,管城子恐弗听指挥矣。虽然,以修志之役,获与在事诸君结文字因缘,此后南辕北辙,天各一方,今日之序,岂专为志序乎?亦兼以叙宦海之升沉,萍踪之离合而已。诸君勉乎哉!他日书成,尚寄我于潇湘云梦间,俾得先睹为快,且不啻读班固之志,《周礼》《禹贡》之书,安见郡县志遽不足与经史并重也耶!是为序。
原标题:猎女婿:曾国藩挑了四位女婿,全都看走眼,胡林翼比他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