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九十六):袁项城的胃口,并非只是相国。
光绪二十八年的冬天,回銮后的慈禧第一次撤帘露面,召见各国使节。这个在晚清庙堂只手遮天的女人,致力再次营造出大清积极开放的姿态,但是无奈的是一切都太迟了。数年之后,日军与俄军在东北大打出手,清廷竟然只有作壁上观,惊慌失措的慈禧严令北洋军划拨一镇新军开拔北上,死守入关要道,毕竟庚子西狩的梦魇,是慈禧一生难以言说的不堪,但是因为察觉到一个人的胃口太大,慈禧仍然觉得不踏实,这个人就是袁世凯。
对于如今的庙堂格局,慈禧也逐渐感到压力,同治年间崛起的四大名臣早已凋零殆尽,刘坤一与张之洞等老臣在庚子年间的桀骜不驯也让她心有余悸,虽然一个冉冉升起的庙堂新星让她感到欣慰,但是似乎也杀机暗伏。那个看似敦实的新任直隶总督,并不像李鸿章那般忠心耿耿,而且表现的过于谨小慎微,难道群臣之首的北洋大臣之位都不能满足他的胃口?确实,袁世凯的胃口足够大以至于慈禧真的不踏实。
在戊戌年间,光绪亲授从二品的官衔,袁世凯不为所动,最终在光绪与慈禧的对决中押宝成功,获得慈禧垂青,真正在晚清庙堂站稳脚跟。而当权倾天下之际,面对清廷倾覆在即,摄政王载沣被迫请其出山,面对一个湖广总督的授衔,袁世凯依然不屑一顾,最终还是在老大哥徐世昌的面子下出山,并且没有赴京谢恩,而是选择直接奔赴前线。袁世凯所求的,慈禧可能早已看透,但是想要阻止却无能为力,虽然她可以将张之洞调入京城,坐视两虎相争,但是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而且袁世凯为人过于圆滑,不久就用宅院将张之洞笼络,而且张之洞也并无南洋与北洋之见,对于这位行将就木的老臣来说,他过于爱惜自己的羽毛,也不屑于在晚年再起波澜。
但是袁世凯也一直恐惧着慈禧的威望,毕竟无论是老谋深算的故主李鸿章,还是情深意重的老大哥徐世昌,亦或是恃才傲物的对手张之洞,这些晚清数一数二的庙堂大腕,对于那个帘帐后的女人都是敬畏有加。但是慈禧也知道,光绪没有熬过她的生命长度是另有原因,而手握天下半数兵马的袁世凯,绝对熬得到出头之日。而且在两宫相继死后,清廷皇室的掌舵人,无论是摄政王载沣亦或是隆裕太后,对于袁世凯来说都算不上对手级别的存在。
最终袁世的胃口越来越大,虽然没有功名不能入职大学士,但是袁世凯却因为北洋军的实力所在,在武昌起义的乱局中再度出山,凭借匡扶天下之功成为阁臣之首,又因为军机大臣在身,袁世凯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国”,然而这似乎还不足以满足他的胃口,因为他的胃口所在,是为了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