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勇
11月9日,外交部网站刊发了 《中美元首会晤达成多方面重要共识,同意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一文。 文中有两项政策与汽车相关:
一项是中方逐步适当降低汽车关税;另一项是2018年6月前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开展放开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试点工作。
这一消息出来后,不断有人向笔者发问:这两个政策将对中国汽车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在这里我略作回答。
第一项政策:适当降低汽车关税。尽管目前不知道下调比例多少,但可以预测的是,这一政策对进口汽车市场影响不会太小。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辆进口车要缴三个税种: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其中关税税率25%,消费税税率因排气量不同,从1%—40%不等,增值税税率17%。以一辆从德国进口的4.4升宝马X6为例,假设到岸价为50万元,上完这三种税,总的进口成本就会达到121.8万元。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三种税中,关税是基础的税,其它两个税是依次随后征收,如果关税调整5%,那最终进口成本的降低就远不止5%了!
这一政策如果出台,最受益的首先是普通消费者。从今天开始,买进口车的消费者大可持币待购,等着进口车降价吧!其次是跨国汽车公司,从长期看,这一政策会提升进口车的竞争力,近两年来,中国进口汽车总量一直在100万辆左右,如果关税下降,毫无疑问会有一定的增长。当然从短期看,跨国汽车公司与其进口车经销商会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已经报关的库存车可能要折价销售,经受一定程度的损失。
有受益者,就有受损者。谁是受损者?肯定是国产车。中国汽车市场按价格从高往低排序,依次是进口车、合资车、自主品牌车,进口车价格往下压,合资车、自主品牌车肯定也得往下探,好在进口车在总量中占比较小,只有4%左右,加上合资车、自主品牌车质量不断提升,性价比不断提高,抗挤压能力很强,因此从整体上看,影响也不会太大。
第二项政策:在自贸试验区放开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毫无疑问,这项政策最大的受益者是跨国汽车公司,可以预见,从现在开始,绝大多数跨国汽车公司都会开始紧张地筹备在自贸区新设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事宜。
在传统燃油汽车市场,尽管这些年来,自主品牌有很大的进步,但从总体上看,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导者是合资企业,最大的受益者是跨国汽车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下一步会不会重蹈传统燃油汽车市场的覆辙?现在还不好预测,但凭个人的感觉,股比如果放开,概率还是很大的。
我认为,在这种情势下,政府有关部门的当务之急是:在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同时,加快对内开放的速度!回首中国汽车产业过去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最大的一个失误可以说是:“对外开放过度,对内开放不足”,如果我们当初在大幅度引进外资的同时,加大对内开放的力度,可能就远不止长城、吉利、奇瑞、比亚迪这几个叫得响的自主品牌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也可能会大不一样!我想现在是加快给以互联网公司为主的造车新势力发放牌照的时候了!
最后,我还要强调的一点是,长期主要依靠分享合资公司利润过日子的几大国有汽车集团应该警醒起来,新能源汽车股比放开可能只是个前奏,下一步可能就要轮到传统燃油汽车合资企业了,因此,必须加快自主品牌发展步伐,否则,十年后的日子不堪设想!
孙勇:Autodealer专栏作者,现为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拥有十二年汽车媒体工作经历,曾任新华社所属经济参考报汽车周刊编辑部主任、人民日报旗下中国汽车报副总编辑;十年汽车企业工作经历,曾任奇瑞汽车经管会成员兼销售公司总经理、南京菲亚特副总经理兼商务部总经理、国机汽车(中进汽贸)董事兼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