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过期火药和退役报废炸药的再利用技术”(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低温度系数发射药、装药技术及加工工艺”(获199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远射程与模块发射装药”(获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低过载发射药技术”。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可能这些大奖对于很多人来说,一生都难触及一项,但腼腆的王泽山院士却拿的都很习惯了,接受采访时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只能说自己不会接受采访,一辈子只会干好一件事。王院士用一生的时间破解了大部分与或炸药直接相关技术难题。当然除了军工产品,王泽山院士在烟火爆竹等民用爆炸品领域和其他化学工业产品上也是大师级的人物,用于开采、施工的民用炸药及起爆、导爆产品,射钉枪和一些非致命性武器。这位献身国防事业60多年的老人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名副其实的“火炸药之王”。
王院士这样的炸药之王如果放到社会上,民营企业开出的薪资绝对是高的吓人,可是他还是宁受着自己挚爱事业不为金钱所动,默默坚守着。正是王院士的坚守,把这个“冷门”专业给做“火”了,这个一直被业内人士认为太基础、太枯燥、太危险,甚至是一辈子也出不了名的工作,王泽山硬是用了62年时间。
“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是在不改变火炮总体结构和不增加膛压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火药能量的利用率大幅提升火炮的打击范围。”通过试验,火炮在应用这项新技术后,射程提高了20%,最大发射过载降低了25%,弹道性能完全超过其他国家的同类火炮。目前,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我国多种型号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中。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可能你都懒得拿出手机点击了解下他们的事迹,可是他们的精神却可能激励我们每个人取得人生最大的奇迹,也为祖国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金钱对于他们来说是负担!喧哗对于他们是浪费,事业的倾注才是他们一生的挚爱!两个“80”后用他们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才是人生的最大价值,60年的矢志不移让他们所有的青春痘与一件事情为伴,就是他们的这份爱,对于事业的爱、对于祖国的爱,让祖国能够在相关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所有挫折都达不到科学狂人!三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大奖的“80后”院士王泽山,有着不太幸福的童年,可是他从来不提及自己吃过的苦,有的只是自己关于火炸药这个“不起眼”的国防领域。这个领域不起眼不夺目,但是却是火炮、火箭、导弹、航弹、鱼雷等火力打击武器的核心基础,在火力战成为主体的背景下,没有火炸药就没有强大的装备体系。所有挫折、所有的苦难都难不倒这科技英雄。
60年只能干好一件事!都是80多岁老人的王泽山院士和侯云德院士,已经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了60多年。当记者采访他们时,都腼腆的说,不知道如何接受采访,很少参加学术会议,很少接受采访两位科学巨匠直言,他们一辈子只会干好一件事那就是自己挚爱的科学事业。他们不爱出名、不爱金钱,除了事业可能其他别的事确实干不好,但他们才是祖国真正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