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抱着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强国”的梦想,一直在积极的发展海军力量,尤其是航母力量,曾为拥有亚洲地区的唯一的双航母编队而自豪过。本个世纪来,印度是一边建造国产航母,一边引进俄制的航母子,来寻求新一代的双航母编队,为了配合这个新航母,印度又购买了新型的舰载机:米格29K,为了采购此机印方可花了大价钱的。2004年,第一批订购发16架米格29K,花费了大概7.4亿美元,在2010年,又追加订购了29架,大概是15亿美元,合计以22亿美元购买了45架的舰载机,平均价大概5千万美元。这一个明显超过同期的市场价格,不过印度仍然签了合同,现在还想要追加订单,原因特别简单:没得选了。
米格29K为了和苏33竞争俄舰载机项目的失败品,不过米格设计局并没完全放弃它,它的确为最合适印度航母的一个舰载机型号,也因此在印方的资金支持之下,此项目重新启动了,成为了俄罗斯最新,也是最为先进的舰载机。它以旧方案做为基础,进行了重新研发,其机体设计、航电系统与武器配备等大量应用了米格-35的成果。
印度订购了米格29K以后,俄海军也订购了一批米格29K,替代了寿命将到期的苏33,这让很多人觉得,它的性能要比苏33更好。俄罗斯曾经试图向中国推销米格29K,可惜被中国给拒绝了,究其原因特别简单:性能没办法满足要求。别看各方面对米格29K的评价很高,其实它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受其轻型机的一个先天条件限制,它的航程仍然有限,仅有大概800公里的作战半径,载弹量也不怎么行,别看理论上达到了5500公斤,可是此机没办法使用弹射器起飞,载弹量实际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且缺少重挂点,以加挂重型弹药,例如:反舰导弹。
米格29K的实际表现也没传说当中的理想,不久之前,印度审计部门发布报告当中,对米格29K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揭露,介绍到:由于发动机,机身,电传系统问题导致的无法出勤的一个情况。从2010年2月到现在,由于设计缺陷导致了40台发动机,就相当于米格29k所配备的发动机的62%不能够使用,或者讲,6成发动机已经报废。战机实际性能要比预想低起码2成,甚至接近于一半的水平。最终将原因,归结于了俄方生产质量控制低下,还有惨不忍睹的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