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制造界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代发动机一代飞机,而我国自主研发的飞机一直以来受制于航空发动机的缺陷,无法让自身优异的气动外形发挥出最强的性能。比如我国的歼-10、歼-11系列飞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用的都是俄罗斯生产的AL-31F发动机,而俄制发动机不仅性能比不上西方最新型号,而且使用寿命也相当短(俄国人觉得开战之后一架飞机根本活不了多久,于是不在乎发动机寿命)。直到我国的"太行"发动机批量投产之后,这些飞机才算真正有了"中国心"。
周所周知,我国发动机性能长时间以来无法跃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造发动机的材料强度不足,而整个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涡扇叶片就是对材料强度要求最高的地方,否则一旦涡扇叶片不合格,极有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然而制造涡扇叶片的难度相当高,不仅需要高温合金、硬度很大的合金多种新材料的结合使用,而且需要在1500摄氏度的高温下制造,有多不容易可想而知。
现代航空发动机的涡扇叶片中有将近三成是由钴基合金制造而成,钴基合金的优势十分明显:耐热、高强度、抗腐蚀、耐磨。我国虽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是钴资源却一直很缺乏,不过最近日本却帮中国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目前世界上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刚果,日本这几年在发掘钴资源上在刚果投下血本,近期日本人终于探测出了一个巨型铜钴矿,日本人正想着将其大规模采购应用于自己的航空工业,然而让日本人失望的是,刚果不同意将其转让给日本,根据外媒报道称,这个铜钴矿56%的股权将被我国用26.5亿美元的巨款收入囊中,因为在刚果开采成本相当低,中国可以说这次是借助日本之手贪了个大便宜,困扰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多年的材料问题极有可能因此得到解决!这回我们真要感谢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