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大发审委成立,自成立以来频频“抢头条”。伴随着监管提出的资本市场改革,新股发行屡屡成为热议对象。
大发审委来者何人?
证监会十五号公告显示,大发审委总共63名委员,42名专职、21名兼职委员。证监会系统内部人员占多数,除传统的监管、会计、法律方面的委员外,还有稽查、风控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另一方面,随着大发审委的成立,新股审核节奏更快,过程也更加公开。
不过,渴望融资的新股“闯关”难度系数明显上升了。
成立至今,IPO审核通过率仅50%左右,11月7日,更是出现了发审会“6进1”的局面。接连的11月8日,上会企业全部通过的概率也没有出现,最后达成“5进3”的结果。业内人士、被否公司除了表示理解改革过程之外,也承认目前审核重心逐渐向内核、治理方面靠拢。
同一个大发审委,同一个梦想。
在IPO“闯关”更不容易的同时,由同一个大发审委审理的可转债却“一路绿灯放行”。
对于可转债的支持,首先政策方面一路下来都有“扩容提速”的意思。
比如:“217再融资新规”对定增的收紧,使得可转债的市场预期与融资比例明显上升,“弃定增向转债”的趋势明显。再比如:证监会9月8日“打通最后一公里”:将可转债的现金申购正式改为信用申购,降低了申购信用债对资金面的的冲击……
直接可以看到是,市场方面可转债也持续扩容。
去年全年仅有11家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规模仅约212亿元;而今年以来,拟发行可转债上市公司超过100家,融资规模接近3000亿。截至10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11家上市公司可转债预案已经拿到证监会批文。
在政策的促进下,转债受到的关注明显提高。9月25日,雨虹转债——国内首只实施信用申购的可转债——正式启动发行。申购方式的改变使个人投资者对雨虹转债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金禾转债、隆基转债分别于11月8日、9日开始配售和网上打新。业内人士预计,中签率将进一步下降。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机构对可转债的关注度提高,但参与仍然谨慎。
除了传统的基金、保险外,年金、券商资管、信托等机构三季度是持续增仓的;而在基金内部,债券型基金对转债的关注度也出现了明显的提高,很多纯债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开始参与转债。但也需要看到,三季度基金其实是有所减仓的,这主要是受到当前的市场条件所限,投资者在等待更好的介入时点。
海通证券观点认为,正股是根本,其次是条款和估值:转债大概率转股,因此长期来看,应低价买入静待股价上涨驱动转债触发提前赎回。2)关注进入或临近回售期、且价格跌破回售价转债的投资价值,但从历史来看,难有超额收益。3)转债三大赚钱方式包括赚正股的钱、赚条款的钱、赚估值的钱(股性估值和债性估值),其中正股是根本!过去转债市场规模小、流动性一般,参与投资者有限,属于“小众市场”。但随着转债市场扩容,可选标的增多,选股择券能力更加重要。
中金证券观点认为,目前保险的多数持仓在银行转债,因此如今的减持也主要在银行转债。而对于部分保险机构来说,投资转债时面临了一个尴尬的问题,即风控仍以信用债的思路来考虑转债的准入。近期虽然供给不少,但这些机构竟仍然无券可买(当然,不是所有的保险机构都如此要求),甚至只能等待未来的银行转债出现。实际上,以风险暴露的角度看,转债更多的波动源自正示QFII在进一步买入A股中的蓝筹股,预计在转债上的偏好也类似。不过目前QFII的占比还不算大,留意即可。
由同一个大发审委审核的可转债大放异彩,和IPO的过会率,可转债确实是“完成了梦想”。
不过伴随着这样的异彩,部分业内人士却也提出了疑问与质疑。
由于大股东对可转债的优先配售权,且不像定增一般具有锁定期和减持限制,高管参与配售,上市当日便大量抛售。续股票减持、定增抛售等“抽血”大招之后,可转债是不是也成了短线投机工具呢?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So what??
在新制度下,大股东、高管是需要有动机去完成可转债。在市场刚开始扩容阶段不免存在制度红利。接下来可转债市场的制度规章才会上升到持续完善的阶段。一段时间之后,可转债的热潮也肯定会退去。
那么小伙伴们,你们是怎样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