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是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经济现象,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依赖互联网。网贷行业的发展正在为互联网征信的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
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为征信发展提供了基础,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达7.10亿,超过全球网民人数的一半。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
不过当前我国互联网信用风险现状严峻,据前瞻《中国P2P网贷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问题 P2P平台数量达896家,是2014年的3.26倍,占全部平台数量的 34.5%,即3家平台中就有1 家有问题。2015 年全国问题众筹平台数量达84家,占全部平台数量的 23%。全国 P2P 平台的坏账规模在 425 亿-638 亿元,而同期全国网贷行业贷款余额为4395 亿元。
同时,网贷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为互联网征信带来了机遇,前瞻数据库显示,2016年网贷行业投资人数与借款人数分别约为1375万人和876万人,较2015年分别增加134.64%和207.37%,网贷行业人气增长幅度仍然较大。
互联网经济形态下的信用风险不同于传统信用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商业交易和流通场景发生了变化,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形式都随着互联网形态发生了改变。
互联网个人征信的内容包括身份认证、信用认证和行为认证三个方面。一方面,互联网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信息采集和及时性更有保证,还可为经济内部不透明的角落注入透明度。
但另外一方面,互联网数据量大、信息分布分散,处理难度大(需要大数据技术),而且互联网带来了场景虚拟性和新的信息不对称,出现了更多欺诈和虚假信息,对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要求增加。
当前,互联网征信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大家都在尝试选择不同的应用场景。阿里巴巴的诚信通服务也是典型的互联网征信应用,虽然不是严格的征信服务,但是其主要目的还是防范客户在互联网经济场景下的信用风险,具有互联网征信的基本形态。
网贷行业发展时间与建立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信息管理和征信系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国内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征信体系将会越来越完善,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信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