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驻村风采」用匠心打造新市民的“心”家园

2018-03-08 02:22    

克拉玛依区佳福社区的建成让新市民有了新家园。然而,把他乡变作故乡,还需要跨越一颗心的距离。

多少个日日夜夜,工作队勤勉努力,加强社区的服务管理,丰富社区的文体活动,大力推动结对认亲活动……他们发挥匠人精神,一点一滴地改善着社区的面貌,一步一个脚印地丈量着为民服务的路途,让新市民更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

星级化管理“攒人气”

开展好驻村的各项工作,核心在于一个“人”字。可是初到社区时,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不高却成为了困扰工作队的一大难题。

一年到头,居民们早出晚归忙着干活,很少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 这样的情况必须扭转!在和社区工作人员商量之后,工作队拿出了一个好点子——对居民实行星级化管理。

这样一来,居民们手中多了一个记录积分的小册子。每参加一次社区活动,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根据积分的高低,工作队定期评出“星级”居民,并将结果进行公示。“星级”高的居民不仅收获了荣誉,还可以优先获得就业机会推荐、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

“照片和名字‘上墙’,还能得到奖励,大家都很积极。”居民肉孜阿洪和三十多个邻居一起加入了社区的义务联防队。他说:“不光是因为积分,工作队的活动搞得好,人气自然越来越高。”

肉孜阿洪口中的“好”指的是形式有趣、内容实用。在社区开办双语培训班的基础上,工作队又开办了法律知识培训班,结合生动真实的案例,向居民们讲解如何处理借贷纠纷、邻里矛盾等等;在“麦西来甫跳起来”广场舞、“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的间隙,穿插有关意外伤害保险等惠民政策知识的抢答赛……

在工作队的持续努力下,居民不再是“双耳不闻窗外事”,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高涨。参加每周一升国旗仪式的居民已从最初的40多人增加到230余人,大家还抢着在国旗下进行主题宣讲。

“亲戚们”关怀很贴心

在儿子成家以后,孜来汗老两口的生活变得冷清了许多。“那是以前,现在我们家的‘亲戚’越来越多,我感到很幸福。”孜来汗所说的“亲戚”是工作队队员和她的结亲对子。

工作队大力推动社区结对认亲全覆盖。和孜来汗一样的许多居民,在享受工作队帮扶的同时,感受到了更多来自派出单位、联点单位的温暖。孜来汗常常感慨:“工作队队员经常到家里走访,问我们老两口有没有困难需要他们帮忙。我的对子常常带着礼物来做客,像我的亲生儿子一样亲!”

来油城务工的艾海提夫妇也有同感。扎根在这里的日子,他们增加的不仅是收入,更有对工作队的感激和依恋。刚到社区的时候,他们不会用燃气灶做饭,不会使用热水器洗澡,生活过得“一团乱麻”。

“这样不光是不方便,还容易出危险。我们又着急又心疼。”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驻佳福社区工作队队长吝继文带着队员们开始了手把手的“生活培训”,一遍一遍地教下来,艾海提他们对房子里的设备都熟悉了,队员们的一颗心也终于落地。

“工作队不怕苦不怕累,有思路有方法,有责任担当。面对居民们时,他们拿出百分百的耐心和细心,为民服务工作做得特别扎实。”佳福社区党支部书记丁燕说:“我觉得他们符合习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为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树立了好榜样。”

工作队的务实作风在社区凝聚起了人心。居民努尔买买提回老家伊犁办事,特地连夜赶回克拉玛依,为的就是赶上第二天早上的升国旗仪式。“这里有我的家人们,有工作队的‘亲戚’们,克拉玛依就是我的家,我想早点回来。”他说。

社区焕发出“新容颜”

“我不会搬走。我们社区越变越好,我舍不得。”居民杨心廷在佳福社区附近经营一家诊所,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亲眼见证了这片家园的巨大变迁,“变化真是太多了!”

就拿杨心廷的诊所门前的这条路来说。以往,这条路坑洼不平,而且没有路灯。社区的居民们早出晚归,杨心廷为他们治病开药常常要忙到晚上十二点,然后和病人们一起深一脚浅一脚地摸黑回家。而今年,这条路变得平整了,还亮起了路灯。杨心廷情不自禁地感叹:“心里踏实多了。”

让居民感到踏实的不光是这些设备,还有一系列“上岗”的新制度。以往,社区里的居民迁入迁出频繁,管理较为混乱。现在,工作队和社区共同建立、运行起了准租准入机制,联合辖区的民警、物业、企事业单位等等,通过完善管理台账、加强审核登记、细化宣传走访等方式,全面做好房屋的出租管理工作,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

工作队的“匠心”正让社区焕发出“新容颜”。生活在这里的新市民们,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的向往,拥有了一片“心”家园。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