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姑苏老人坚守箍桶手艺六十载 不想成为最后的箍桶匠

2018-03-06 22:04    

79岁的翁根林在箍桶店里制作盆桶。□李诗骢摄

苏报讯(记者朱雪芬通讯员李诗骢)又到一年秋冬进补时,老苏州们最爱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而美味的秘密离不开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杉木桶。在阊门片区(金阊街道)阊门内下塘339号,有一间不足50平方米的箍桶店,看上去并不起眼,每天上午7时,79岁的翁根林会准时来到店里,一边箍桶,一边等待顾客上门。桃花坞翁氏盆桶,是老人坚守了60多年的老技艺,已被列入姑苏区“非遗”名录。

箍桶是用箍将做桶的板捆在一起,迫使其成为所需形状,并确保接缝严实,其成品即盆桶。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时常看到挑着担子、嘴里不停地吆喝着“箍桶噢”的木匠走村串巷,为百姓们制作修理各式各样的木桶制品。

翁家制桶的技艺是祖传的,由于牌子老,技术过硬、价格公道,在街坊邻里间颇有名声。作为家中长子,翁根林10岁就跟随父亲翁万兴学起了制木桶的手艺。几十年间,他与箍桶打交道,技术越来越纯熟。退休后,翁根林放不下这门老手艺,在阊门下塘租了间门面,开起了木桶店,店名以父亲翁万兴的名字命名。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盆桶用得越来越少。“要想生存,就必须研究现代人的需要。”于是,翁根林开始制作经营泡脚桶、洗澡木桶,生意挺不错。

在翁根林的店里,有数十把盆桶制作工具,光是刨子,就分为直刨、滚刨、圆刨、润刨等多种。翁根林说,他箍的木桶用的原料是从江西运来的老杉木,质地细腻,便于打磨且不易留缝隙。他说,箍桶是个细活,每只盆桶都是由多块木板拼成的,要有一定的弧度和弯势,容不得半点马虎,否则拼起来就会漏水。

“这门手艺一般要学上个三年,聪明的也要学个一年半载。”翁根林说,当年跟父亲学艺的,有的不在世了,有的不做了。翁根林的两个儿子也不愿意学这门手艺,这让老人觉得很无奈,“制作盆桶,费时费力,赚钱也只能养活自己。曾经有个年轻人跟我学了3个月,就不学了。”翁根林说,现在苏州做这行的不多了,但他始终保持着一贯的优质“售后服务”,一旦有顾客要求修桶、加箍,他一定漂漂亮亮地完成任务。这个朴实的老人不求回报地付出,为了这门技艺费尽了苦心。“年纪大了,做起来很吃力,还是想找个接班人。但靠着老方式出钱出力教授徒弟,往往留不住人。”翁根林说,如果有人愿意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他愿意将自己的店全盘托付。说到这里,老人语气坚定,眼神里满是期待。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