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世界三大古老剧社之一,百年“易俗社”的故事上演了

2018-03-02 20:27    

图说:大型秦腔现代戏《易俗社》 网络图

传承延续千年的秦腔有着“中国戏曲鼻祖”之称。作为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唯一参演的秦腔剧目,昨晚,由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创排的大型秦腔现代戏《易俗社》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惊艳登场。

秦腔悠悠唱初心,百年剧社讲述百年戏园故事。这幕大剧让习惯了海派艺术的沪上观众体验了一把极具厚重气息和生命感染力的“大秦之声”。

戏园方寸天地大

与“莫斯科大剧院、法国芭蕾舞团”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剧社”,来自西安的易俗社堪称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一座“活化石”。

图说:百年剧社“易俗社” 网络图

1912年,在辛亥革命的感召下,陕西一批仁人志士创办了这个新型艺术团体——易俗伶学社(后更名西安易俗社),这座剧社以编演新戏曲, “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辅助社会教育”为办社遵旨。1924年夏,文学巨匠鲁迅五次观看易俗社演出,为易俗社题写“古调独谈”匾额。

大型秦腔现代戏《易俗社》正是脱胎于百年易俗社的风雨故事——全剧以“护社”“拜师”“创排”“追随”“登台”“坚守”“圆梦”七场戏来展示易俗社从初创到解放初期,近40年的峥嵘岁月。

自己演自己的历史,在旁人看来,这似乎是最简单的事,但对于剧中主演,西安秦腔剧院副总经理、易俗社社长惠敏莉而言,这曾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心愿。她告诉记者,《易俗社》剧本的构思其实从5年前的易俗社成立百年就开始了。但由于易俗社本身历史曲折,史料丰富,将百年历史要浓缩在短短两小时内展现就变成了一件极难的事。“我花了很长时间四处求贤写戏,但大多数的编剧都是高兴而来,为难而归。”

图说:大型秦腔现代戏《易俗社》 网络图

最终,耗时4年,这出戏终于被搬上了舞台。正如戏中反复吟唱的一句:“戏园方寸天地大”,透过剧中高玉轩、陈甘亭、关震易、刘天俗、林梦芸等不同群体代表的身上,体现了易俗社始终坚持以戏化民、不忘初心的文化担当。

秦腔悠悠唱初心

板胡声起,大幕拉开,高亢明亮的秦腔将所有观众带入百年剧社在中国近代史转折间的风云变幻中。这部纪实风格浓烈的史诗大剧中,以史诗般的纪实风格,将易俗社历史重现舞台,用秦腔为媒,抒写了老一辈艺术家,在历史风雨飘摇之际,以文人的一腔热血坚守着、传承着古老的秦腔艺术的故事。

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这也是《易俗社》创排以来,首度走出陕西演出。当温婉的江南遭遇大西北的“正源大声”,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从现场观众久久不能停止的掌声中,可以看到戏曲在上海这个大都市中的市场。

图说:大型秦腔现代戏《易俗社》 网络图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传统的舞台效果,昨晚的演出采用了“虚实”两条线的叙事手法——“虚线”由演员通过舞台表演、唱腔来呈现,“实线”则在每场幕间,将易俗社百年变迁的珍贵历史资料,采用视频投影到无缝纱幕上的方式来展示。800余部作品,1000余册剧本……当一幕幕真实影像资料再现于舞台之上时,观者顿觉震撼。

秦腔悠悠唱初心,百年坚守有传承。西安秦腔剧院董事长兼总经理雍涛动情感慨:“易俗社的百年奋斗史,是文化自信的展现。易俗社在百年前提出的移风易俗,启迪明智,正体现了一种文化担当和文化责任,直至今日仍极具意义,我们希望用这部剧,讲好陕西故事,也讲好中国故事。”(新民晚报记者 厉苒苒)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