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文明黔江进行时】沙坝乡: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

2018-03-02 16:21    

华龙网11月3日15时讯(记者 王思洋)大山深处的乡村学校,成为留守儿童新的“家”。今(3)日,记者走进重庆市黔江区沙坝乡中心学校,该校以“家文化”为内核,连续6年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组建26个社团,让沙坝乡800多名乡村留守儿童精神富裕,自信快乐。

沙坝乡中心学校全景。 黔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黔江区沙坝乡,一栋栋红色的建筑在群山环绕间显得格外显眼。这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沙坝乡中心学校。

临近中午,记者走进校园,低年级的学生们拿着碗筷蹦蹦哒哒地走向食堂,操场上,高年级的几个班还在上体育课。九年级四班的费小琴正在和同学练习排球,黝黑的皮肤,笑起来很甜。难以想象,这个13岁的小女孩是个留守儿童。

沙坝乡中心学校有渝东南唯一的标准拳击馆。 黔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我爸妈都在河北打工,平时我都住在学校里。”费小琴告诉记者,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她在学校里同样有家的感觉,每周都能在“亲情聊天室”里和父母电话、视频,还有丰富的课余活动供她选择。“每周二、三下午的最后一节课都是社团活动,我报过十字绣和声乐班,挺有意思的。”

同样是留守儿童的杜小华则参加了学校的拳击社团。原本就想着锻炼身体的他,竟渐渐喜欢上了拳击。去年他参加重庆市青少年拳击锦标赛,还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沙坝乡中心学校的“亲情聊天室”。 黔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沙坝乡地处深山,很多父母为了生计不得已选择外出打工。我们学校2000多名学生,留守儿童就有800多名,几乎占到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沙坝乡中心学校校长罗登恒说,因此学校重点针对留守儿童,以“家文化”为核心,为山村孩子们在校园里打造温馨幸福的“家”;同时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依托,开展一批别具特色的社团活动,为孩子们带去精神上的享受。

教学楼道的读书角。 黔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渝东南唯一的标准拳击馆,音乐舞蹈室……每周二、三下午的3点半至5点半,这些功能室里总能听到学生们的欢声笑语。据罗登恒介绍,从2011年建立乡村学校少年宫至今,沙坝乡中心学校已组建有文学类、艺术类、体育类、传承民族文化类等26个社团,其中,还特别开设了盐客调、巴乌、威风锣鼓等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社团项目。

围绕“家文化”,沙坝乡中心学校则通过创建寝室之家、班级之家、留守儿童之家、教职工之家、亲情聊天室等,让校园处处充满温情;围绕礼仪规范,学校提出八项礼仪规范、九条形象要求、十个文明习惯,并且将楼道、走廊充分利用起来,例如小学部就通过萌萌哒的图片体现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的要素;初中部以儒雅大气为主色调,凸显家国文化和传统文化;每栋教学楼的楼梯角,也都做成了温馨的开放书吧,供学生们自由取阅。

学生们在表演”盐号子“。 黔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7年,沙坝乡中心学校被重庆市教委确定为“中小学研学旅游试点学校”;同年11月,在中央文明办将要公示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名单中,沙坝乡中心学校位列其中,成为全市获此殊荣的6个单位之一。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