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深圳新增 39 名“第一响应人” 师资培训效果初显

2018-03-01 10:18    

11 月 3 日,在深圳市应急办组织的第二期 " 第一响应人 " 师资培训班上,39 名来自市交通运输委、教育局、宝安区等单位的学员代表,历经为期 5 天的专业训练,获得了 " 第一响应人 " 师资培训的结业证和初级急救员证,同时成为深圳第二批 " 第一响应人 "。

▲穿戴个人防护服的全体学员合影 陈琼 摄

强化备灾意识紧扣 " 实战 " 需求

11 月 3 日下午,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街道新体育海洋培训中心,39 名学员迅速集结。" 现在是某城发生地震,这里有一名或多名幸存者,你们的任务是搜索每一位幸存者的具体位置。" 伴随着队长的一声命令,所有学员迅速进入 " 搜救模式 "。有的学员在废墟上搜寻,有的脸贴近木板瓦砾的缝隙高喊,有的对受困人员进行检伤分类。

这是 " 第一响应人 " 师资培训班上模拟地震灾害发生后搜救人员的情景。据了解,从 10 月 30 日 ~11 月 3 日,深圳市应急办启动第二期 " 第一响应人 " 师资培训,39 名学员经过严格的笔试和实操训练,成为了深圳第二批 " 第一响应人 "。

来自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管理局的蓝镇洲告诉记者,历经 5 天的培训,他收获了许多过去不了解的内容。" 以前我们一直在想怎么‘救’,这次我学到怎么‘备’ ",蓝镇洲说,他在培训课上,学习到了许多备灾知识,包括灾害发生前如何设计备灾计划、灾害发生时如何寻找避难场所、灾害发生后如何搜索救援等。他深切地感受到,学习备灾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对于 " 第一响应人 " 和每一位市民而言同样很重要。

既要懂急救也要会救援

经历 5 天的学习,学员们不仅系统地了解多项应急救援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运用到现场实战演练中。蓝镇洲告诉记者,学习完 " 心肺复苏 " 的理论知识后,如果学员在练习过程中出现力度不准、按压深度不够或节奏不对的情况,导师会要求学员反复训练,直到操作完全准确为止。

" 像这样的培训,比以往所学的基础知识收获更多。" 来自深圳市红十字会的林瑜同样感慨颇深。她告诉记者,经过此次训练,她不仅更加深入了解应急救护知识,还学到了专业的消防应急知识,比如火灾的应对和处理有诸多要点。她希望将所学的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市民。

▲学员在进行消防演练 陈琼 摄

▲学员在进行搜索营救演练 陈琼 摄

▲导师向学员讲解搭建沙袋防护堤 陈琼 摄

像蓝镇洲与林瑜这样的学员还有很多,他们都希望将学习到的相关应急知识传递给更多市民,同时也希望能走进社区,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学到应急救护技能。

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据了解,9 月 25~30 日,深圳启动首批 " 第一响应人 " 师资培训班。9 月 30 日,共有 37 人成为深圳首批 " 第一响应人 " 师资和 " 第一响应人 "。10 月 30 日 ~11 月 3 日,深圳启动第二批 " 第一响应人 " 师资培训班。

在此次师资培训结业仪式上,市应急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徐开军表示,此次师资培训班办得很有特色,与第一期相比更有进步。课程设置、教材准备以及师资力量的调配等做得更加充分。

▲学员代表向教官团队赠送最佳师资团队纪念牌 陈琼 摄

徐开军希望学员们继续学习,深入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将所学习的应急救援知识传递给更多市民,能够做到 "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响应、第一救援 ",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带领市民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他表示,今后深圳还将一年接着一年干,逐步提高 " 第一响应人 " 培训规模,把市政府交付的这项民生实事办出成效、落到实处。针对城市风险的特点,努力办出深圳的特色,打造深圳的品牌,着力提高市民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持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编辑 苗葉 实习编辑 庄思嘉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