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叶小文登扬州讲坛讲述赵朴初和星云大师的故事

2018-02-26 18:37    

观众聆听刘江瑞摄

叶小文演奏大提琴刘江瑞摄

原标题:叶小文昨登扬州讲坛 主讲赵朴初 星云大师

编者按

昨天下午,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叶小文登上扬州讲坛,主讲“登岸何须分彼此好从当下证菩提——赵朴老与星云大师”。

叶小文,曾任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著有《多视角看社会问题》《宗教问题怎么看怎么办》《化对抗为对话》《把中国宗教的真实情况告诉美国人民》《从心开始的脚步》《宗教七日谈》《小文三百篇》等。

本报今特辑录讲座现场录音,以飨读者。

各位扬州的父老乡亲,今天我给大家分享这样一个题目:登岸何须分彼此好从当下证菩提——赵朴老与星云大师。

朴老不老无尽意

赵朴初生于1907年11月5日,也即是说,明天(编者:也就是今日)是他110岁,朴老虽已远去,音容笑貌宛在,哲人风范长存。朴老不老,其意无尽。记得朴老给人题字时常盖“无尽意”章,书斋取名“无尽意斋”,自称“无尽意居士”。

朴老说,“无尽意”出自《无尽意菩萨经》的“行愿,意无尽”,乃悲愿无尽,智慧无尽。朴老又说,苏东坡有“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的佳句,诗人已顿悟宇宙无穷尽而人生有限的道理,所以面对艰难困苦也能豁达乐观、随遇而安,“无穷境”是孜孜以求、不改抱负,无私、无我、无执的境界。这大概是朴老关于“无尽意”出处的又一注解。

朴老还说,“我们都是一滴水,只要尽力而为,滴水可奔入大海,永不干涸。唯有身归大海,滴水方得功德圆满。”这应是“无尽意”内涵的说明。滴水的“无尽意”来自大海、归于大海。

朴老临终给我们留了这么几句话:“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朴老一生提倡和践行“人间佛教”,知恩报恩、护国利民,以戒为师、师表人天,慈悲济世、甘于奉献,以和为尚、“六和”为敬。

星云大师说:当赵朴初居士九十几岁逝世的时候,我不能前去为他奔丧,只有亲自题写一幅“人天眼灭”,托人带去北京,表示哀悼。多年后,我到大陆去访问,在他的灵堂前,看到我写的“人天眼灭”还挂在中间,他的夫人陈邦织女士接待我,带我参观他的故址家园,让我怀念不已。

我以为,人天眼灭心不灭,朴老不老无尽意。

山也回头海回头

1994年初春,我国宗教界人士云集海南岛三亚市,共同研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

我随同前往。我陪同朴老游览亚龙湾。晴空万里,碧海连天,鸟语花香,春风扑面。更奇的是脚下沙滩雪白,头上鸿雁翻飞。大家都轮着要跟朴老合影留念。

我笑道:“朴老,大家想要您像这大海,像这鸿雁,作个背景,不要动。”朴老笑答:“踏沙晨作亚龙游,鸿爪倘能留?”

入夜,朴老谈起黎族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有一少年,自五指山追逐一鹿至海边,张弓欲射,鹿回头,化为美女,少年爱之,遂为夫妻。朴老兴致很高,又连夜登至山顶看“鹿回头”石雕并观夜景。

我看朴老似若有所思,就说,三亚的群众希望您留下几首词,给这里的美景增添文化内涵。朴老点头不语。

第二天,一首《诉衷情》已跃然纸上:踏沙晨作亚龙游,鸿爪倘能留。登高夜望奇甸,美景不胜收。灯万点,相辉映,似川流。不须逐鹿,山也回头,海也回头……

这首诗,我现在还珍藏在家里。词中“奇甸”,是古人对海南岛的称谓。我问朴老,这首词情深意切,内涵丰富,似有“禅意”,妙不可言。朴老沉思片刻说,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曾在三亚躲避台风,他把一生都奉献给日本人民了。但后来日本侵略中国,侵略者以鉴真为例礼请弘一大师赴日。弘一大师愤言,“当年海水是蓝的,现在被你们染红了!”是啊,那时是山在流泪,海在流血啊。

今天血雨腥风虽然早已过去,我们要忆念先德,不忘历史,开辟未来。佛教可以为中日人民世代友好多作贡献,可叫“山也回头,海也回头”。

为何可以“山也回头,海也回头”?朴老给我详细讲过鉴真的故事。鉴真已五十四岁,但为了弘扬佛法,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东渡日本。他问弟子:“谁愿意同行?”大家都沉默不语。后有弟子说:“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鉴真深知航海的危险、朝廷律令的威严,但态度非常坚决,“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鉴真六次东渡,方到达日本,受到日本朝野热烈欢迎。此后,他定居日本奈良,讲授佛经,弘扬佛法,传律授戒,成为日本“传戒律之始祖”。

20世纪60年代中日邦交尚未恢复正常化之时,经赵朴初先生提议,中日两国佛教界共同举办了鉴真大师逝世1200周年的纪念活动,在日本扩展成了全国规模的促进日中邦交正常化的活动,为中日关系正常化做了必不可少的铺垫和促动。

毕竟,一衣带水;总有,鉴真精神。

信知此土有深缘

这讲到赵朴老和星云法师。1989年3月,台湾佛光山星云法师率国际佛教促进会弘法探亲团访问大陆,他的访问为大陆佛教界提倡“人间佛教”带来一种范例,提升了推动“人间佛教”的信心。朴老非常开心,特地给星云法师送了一首诗:经年别,重到柳依依,烟雨楼台寻古寺,庄严誓愿历僧只,三界法云垂。金陵会,花雨满秦堤,登岸何须分彼此?好从当下证菩提,精进共相期。

你看,这是对星云法师的深情啊。弘法探亲团近200人于3月27日至4月24日先后访问了北京、西安、敦煌、成都、重庆、武汉、上海、苏州、南京、扬州、镇江、宜兴、杭州等8个省市的13个城市,行程数万里,历时29天。先后拜访了中国佛教协会和有关省市佛教协会,访问了33个寺院和3所佛学院。赵朴老亲自出面联系,给予了弘法探亲团相当高的政治礼遇。

1989年3月29日,星云法师在北京图书馆报告厅作佛学演讲《禅学与人生》。这次演讲会由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文化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及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六个单位联合举办。星云法师的这次讲演,是多年来第一次由一个佛教徒在社会上作佛学演讲。

中国佛教协会在当年的总结报告中,特别提到:星云法师这次来访,显示出他在佛教事业上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他苦心经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适应现代社会的人生佛教的体系。可以说是体现人间佛教思想的一个范例。虽然我们同星云法师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但是应该吸取其中对我们有用的经验。

朴老当年赠星云法师:“富有恒沙界贵为天人师”。

时轮再转两千年

朴老促成星云法师再来。

我曾向星云法师谈起两岸关系。星云法师说,可把陕西的佛指舍利运到台湾来展览。佛指舍利到了台湾,万人夹道欢迎。37天,台湾瞻礼信众约400万。

从前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后来,还把苏州寒山寺的钟送到了台湾。星云法师举行了一个盛大法会,“莫道佛光千里远兄弟和合终(钟)相连”。

这个钟声从唐朝就敲响了,是我们共同的祖先传下来的。这个钟声跨越了千年的时空,它经历了我们中华民族多少的曲折坎坷。它见证了我们骨肉亲情多少的离合悲欢。它跨海到台湾,声声入心田。精心铸造了刻满了金刚经的仿唐钟,一口取名和合钟,安放在大陆,一口取名和平钟,送到了台湾。兄弟和合终(钟)相连。

千年等一回,兄弟和合钟在两岸同时敲响。

星云法师特地送了我几幅字,一幅叫“有你真好”,一幅叫“有情有义”。我现在放在家里,天天看着。我和夫人专门去看他,老人家很慈祥。我就拉琴给他听。我和星云法师成了忘年交。评选“中华之光”杰出人物,我们积极推荐。

记者桂国王鑫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陈书戈

平山堂留有千古佳话

登上栖灵塔,在高处往下俯瞰,叶小文对这样一座风光秀美、绿意盎然的城市赞叹不已。这座城市深厚的人文底蕴,更让人觉得所谓“人杰地灵”,是专为扬州而设的。

“满天星”传播高雅音乐

在昨天的讲坛现场,叶小文用大提琴演奏了一首令人回味无穷的《鸿雁》。对于音乐的爱好,还要追溯到他的小时候。

“我出生在贵州,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我考入了当地有名的贵阳一中,那里有很好的老师,除了语文、数学等,也很注重学生们音乐、体育上的培养。从小时候开始,我就对音乐很感兴趣。”叶小文回忆,“后来我还用木头,做了一把琴,当然,那是一把怎么都拉不响的琴。”

他也有忧虑,他发现,他所接触的一些大学生,对于古典音乐的爱好比较少,偏偏喜欢内涵不深的流行歌曲。恰好,有关人士知道他有音乐的梦想,就问他,能不能组建一个乐团,用高雅音乐熏陶当今的大学生。

于是,在61岁那年,叶小文重新学起了大提琴,他专门找到爱乐乐团的大提琴老师,刻苦学习。在他的感召下,很多将军、干部、教授也加入了进来,如今不但有一个97人的交响乐团,还有一个规模更为庞大的合唱团。几年前,他们就进入过国家大剧院进行演出。这些年来,更是活跃在国内各大高校。通过音乐传播是一方面,另外还有一些主题讲座。

大家平时很忙,乐团起名为“满天星”,寓意“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树立文化自信很重要

通过自身的经历,叶小文也感叹,树立文化自信很重要;中国有着非常优秀的文化传统,而文化自信则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度的自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流传千年,比如爱家才能爱国,尽孝才能尽忠,只有对家庭负责,对家人孝顺的人,才能更好为国家服务。

如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和发展,但是也有一些矛盾和冲突。叶小文说,尽管中西方的价值观有所不同,但是求同存异的方针不会改变。中国人不仅有梦想,更有把梦想变成现实的能力。

平山堂留有千古佳话

叶小文说,每次来到扬州,都感到这座城市的变化,变得更加美好,变得更加欣欣向荣。扬州不仅有秀美的风景,美味的食物,更有着一种内秀的定力。每次来到扬州,叶小文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平山堂,那里可以登高远眺,更可以遥想欧阳修、苏东坡等人在扬州留下的千古佳话。

这是叶小文第三次登临扬州讲坛。他也感叹,很多地方都在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坛,可是像扬州讲坛这样,能够坚持十年的并不多见。

来到扬州讲坛的,都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都有着非凡的见解。他也相信扬州讲坛还有着丰盈的生命力,以后有机会的话,自己还会来到扬州,登临扬州讲坛。

记者桂国王鑫

责任编辑:陈书戈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