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评杨勤良《木棉花开》:南方有嘉木 随处惹相思

2018-02-26 16:02    

■丁时照

木棉花在很多人的笔下纵情绽放,就像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杨勤良的这一树木棉深情款款,独有姿容。南方有嘉木,随处惹相思。他的这一阙木棉花文字专为西南边陲烈士陵园沉沉酣睡的战友而书写,墨随笔出,情景交融,木棉花开的火红中,纵死犹闻侠骨香。

▲《木棉花开》 杨勤良 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木棉花开》是他的短篇小说集,首篇 1977 年秋末写于福建晋江,终篇 2016 年秋末写于深圳,时间跨度 40 年。这 40 年是中国沧海桑田的 40 年,也是杨勤良个人写作史的 40 年。我一直觉得如果说一个人幸运的话,就是说他是与时代节拍同步,和世界潮流同行。小说家言,从来都脱离不了身处的时代,哪怕是玄幻小说,也与现实有着牵扯不断的关系。

杨勤良的人生履历表上,起始色就是当兵。因此,他的小说,很多都以部队为素材生发而成,淡妆浓抹,那一袭军绿色总是相宜的背景。16 岁参军,17 岁就写出了第一篇小说《将军山情》。这篇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主人公所在的连队来了一位新连长,新连长正好和自己的姐姐在处对象。这时候,连部有三个学习汽车驾驶的名额,姐姐想让弟弟去,准姐夫不同意。谈恋爱的两人由此产生矛盾,最后疙瘩解开,主人公到炊事班养猪,还立了个三等功。

杨勤良是广东省作协会员,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等作品百万余字,参加中央军委政治部组织编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系列丛书写作,先后出版 5 部长篇传记。我以为,如此丰产多样,其文学基因可以从他的这篇处女作中寻出端倪。一是开蒙早。17 岁的少年提笔为文,起步青葱,虽然不是东风第一枝,但绝对是早慧之列。二是不停笔。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无论时空如何变幻,他都一笔在手,从未停歇,文气文脉绵延相续。三是有故事感。单就这篇小说来说,虽然稚嫩青涩出自初哥新手,但是,其关系设置有机锋,情节布局有机巧。主人公姐弟是孤儿,在姑姑家长大,姑父又是副军长。矛盾发生后,姐姐专程来见连长,连长正好不在,矛盾加深。如此往返纠葛,终于工作进步,感情顺遂,结局不错。这样的布局谋篇,可以看出讲故事的能力。

处女作后,杨勤良坚持写作。笔力绵长,功力见长,正应了那句老话,铁杵磨成针,全靠功夫深。表现领域也日渐宽广,从部队题材扩展到广阔的社会,职业包括教师、司机、商人、集邮者、木匠、知青、打工妹、专业股民等。有许多篇的文字直指人心,看了让人动容。

《我的独臂五爹》是杨勤良的一篇佳作。总字数千把字,故事紧凑有致,内容跌宕起伏。五爹不是本地人,五爹当营长时打死了扫荡的鬼子救了全村人。因为是孤儿,抗战胜利那年,五爹带着受伤的身体转业到了村里,和主人公的堂姑姑结了婚。后来,有外村人说五爹历史有问题,每逢政治运动,村里人都保护他。问题就出在大伯家的二哥身上,这个二哥在县城读高中,回村破四旧,还把五爹五花大绑带到公社和县里批斗,全村人去求情,才被放回来,但五爹卧床不起,半个月就走了。村里人不记红卫兵的仇,把仇都记在二哥身上。大伯发了毒誓,父子永不见面,二哥从此不敢回村。故事到此应该结束了。但是,杨勤良没有停止诉说,而是把动人留在了最后,"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二哥后来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是恢复高考后的全国第一批研究生,上了名校留京工作。十几年前就听村里人讲,二哥每年都要回来一次,不进村,只在村口给五爹上坟,完了就走。去年,二哥在上坟时,突发脑溢血,倒在五爹的坟前。村里人把二哥安葬在五爹的右后侧,时间原谅了当年的莽撞少年。

看完最后一个字,心间隐痛,眼角模糊。

仔细翻阅《木棉花开》,用小数据分析后发现,全书收录杨勤良 60 篇短篇小说,前 20 篇作品涵盖了 39 年的时光,后 40 篇为一年所作。所谓的 " 厚积薄发 ",此其谓也?

一年写 40 个短篇,真的高产。前后对照发现,不仅高产,更有高度。

首先是语言圆熟。早些时候,针对 " 酒鬼 " 和 " 酒仙 ",他写过 " 酒喝过量了,就拉近了和鬼的距离;喝得适量,就拉近了和神的距离。" 神鬼殊途,就在一杯酒,有见地。现在,他写一个父亲看到儿媳妇怀孕之后的心理状态," 决定不走了,他打算将来就跟着孙子混了。" 一个 " 混 " 字,道尽了油腻中年男的不甘与妥协。

其次是知识充盈。看杨勤良的小说,越到后来,越增加了知识性。我以为这是他的一个特色。写集邮,你会明白世界上第一枚邮票,也会知道第一次生肖猴票是什么时候发行。写股市写木匠写拳师,大率如斯。

再次是现代感强。互联网 + 背景下的场景屡屡出现。木模工,这一传统制造业中较为重要的工种在新时代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没想到陪伴了自己大半辈子的工具成了古董,一生练就的武功成为屠龙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寻找逝去的青春》是我喜欢的一篇小说。主人公是部队的一个 " 大秀才 ",能写会画胸怀作家梦想,还荣立三等功。因为做了乘龙快婿,很快退伍,结婚生子双胞胎,忙忙碌碌三十年,家庭幸福,但是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他朝思暮想怀念部队生活,一天情不自禁,来到曾经驻扎的农村。村里人都还记得他," 现在大名鼎鼎的女作家,就是你培养出来的。" 原来,这位女作家人就是村里的何三妹,他曾经给她送了一本书,书的扉页上有他的手迹:" 奋斗,青春无悔!" 凭着他的鼓励,曾经的土妞何三妹成长为当代著名作家。世事的尴尬就在于此,曾经你遥遥领先,如今你瞠乎其后。正如网络鸡汤所言:比我强的人还在努力,比我差的人还没有放弃。这样的现实真让人岔气。同命相连,不是 " 病 "。同病才相怜,我们没病,无须怜悯。但是,这样的命运,每个人都曾有过,提携的后进,成为先进,昂首走在你的前头,或许还是你的直接领导。假如他懂点人情世故,表面上还给你面子,刻意维护一下你的尊严,或许在心理上你还稍微平衡一点。反之 ...... 你自己想去吧。

细看作品,你会发现,人间百态、人情冷暖在杨勤良的作品中渐渐多起来,这是岁月使然。庾信文章老更成,古今一理,毫无二致。

《木棉花开的时候》应该是杨勤良很喜欢的一个短篇,因为书名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精炼而来。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主人公来为战友扫墓,同时寻找自己的救命恩人,读完后我深深感动。列宁说:"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杨勤良用行动来认同这个真理。风过留痕,雁过留声,文字的记忆是永恒。我以为,从此在我的眼中,木棉不是我看到的木棉,杨勤良笔下的木棉已经内化成它的一部分。花开朵朵不重样,在枝叶摇曳生姿中,此后万世不竭的木棉独具风情。这是文学的力量,这是精神的伟大,这是杨勤良的功劳。

作者系深圳晚报总编辑 高级记者

编辑 | 武晓晨 林锐娜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