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浦东非遗项目传承人进校园 将绝活带进"象牙塔"

2018-02-19 16:51    

85岁的传承人庄金生向杉达学子展示区级非遗芦苇编织技艺。本报记者朱泉春 摄

11月7日,浦东新区“非遗进校园”活动在上海杉达学院金海校区举行。16个浦东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走进校园,面向大学生展示和传授“绝活”,将源自浦东乡间的智慧结晶带进了“象牙塔”。

“‘一心入门不出声’,打一个字,谜底是什么?”“是‘闷’!”中午11点,不少学生走过学校的图书馆,被树上挂着的五彩飘带吸引。凑上前去,可看见每条飘带上都用娟秀的行书,写着或典雅、或有趣的谜面。原来,这是浦东区级非遗项目——浦东灯谜的体验区域。此外,上海绒绣、三林刺绣、浦东剪纸、三林标布纺织技艺、传统凿纸技艺等项目都现场设摊,精致的非遗手工艺品摆在桌面上,非遗传承人现场坐镇,邀请学生前来玩赏体验。

壮观的“中华艺术宫”,可爱的“海宝”,惟妙惟肖的“大公鸡”……85岁的芦苇编织技艺传承人庄金生坐镇展位,不仅带来了形式多样的芦苇制品,还手持一双“原生态”的芦苇编织草鞋,热情地欢迎学生试穿。“有点扎脚,但我相信会越穿越舒服。”试穿草鞋的大四学生小王说。小王介绍,她来自四川宜宾的农村,当地村民会用竹子编织竹鞋,因此对这类非遗项目感到格外亲切:“无论是竹子还是芦苇,都是人们因地制宜,利用有限的自然条件,制作出的实用的生活物品。”

“同学们,在剪圆形的时候,握剪刀的手不要动,而是拿纸的手动。”浦东剪纸传承人孙林现场示范剪纸技巧。她介绍,浦东剪纸已在不少中小学校开设了课程。“将非遗教学带入校园,我们发现了许多学习剪纸的好苗子。”孙林说。

在礼堂内,国家级非遗锣鼓书和上海港码头号子、市级非遗海派魔术和打莲湘等8个非遗项目一一登上舞台进行展演,台下学生叫好连连。

上海杉达学院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缑瑛认为,大学生要树立起文化自信,必须要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在本次“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学生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学习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未来,该校还计划举行非遗元素创意设计大赛,并与新区非遗保护中心合作,在课堂上开展非遗教学。

新区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校园传承是非遗传承的重要方式。浦东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始于2012年,已先后走进了浦东的十几所大中小学校。11月16日,浦东非遗还将走进松江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寻觅更多知音。

1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