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 >电视 >正文

真金不怕火炼,可惜《将军在上》并非真金

2018-07-12 16:05    

2015年底,一部《太子妃升职记》横空出世、红破天际,一举捧红了导演侣皓吉吉,主演张天爱、盛一伦、于朦胧等人,提起国产网剧就绝对绕不开《太子妃》。

而前几日上线的《将军在上》从立项最初就与《太子妃》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样是打着侣皓吉吉的名号、同样大胆的配色、同样不走寻常路的爱情,但是效果却远远比不上《太子妃》。

截止11月5日,该剧总播放量为9亿多,目前会员用户可看15集,非会员用户可看12集。这个成绩对于被优酷定为超级剧集的《将军在上》来讲,只能说是比较一般。

《将军在上》的口碑是5.4分,在所有国产剧中也是一个非常中等的评分,如果豆瓣评分高于8分甚至9分,后期逆袭的可能性才更大。《太子妃》虽然制作非常粗糙,但豆瓣评分居然有7.2分。

《将军在上》微博超级话题的总阅读量有7.4亿,在网剧中成绩很好。但是此剧是以电视剧的标准制作的,号称3亿投资,之前有传闻在江苏卫视播放,所以比起爆款还有不小的差距。

总体来看,《将军在上》的表现在所有网剧中来讲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但比起2年前《太子妃升职记》的盛况,《将军在上》的表现可以说相当平淡了。

《将军在上》和《太子妃》同样由侣皓吉吉参与,盛一伦担任男主角,女主角也换成了比当时张天爱更有知名度的金马影后马思纯,投资也从2千万到了30千万,无论在剧情还是风格上,两者都比较相似,为什么待遇却如此不同呢?

今时不同往日,外部大环境已经完全改变

从2015年到2017年,虽然只有短短两年的时间,但网剧面临的大环境已经完全改变。

2014年被称为是网剧元年,出现了很多网络自制剧,但是与电视剧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2015年是网剧井喷年,网剧迅速发展,出现了几部爆款,比如《盗墓笔记》《无心法师》《太子妃升职记》等,但还是不能与电视剧相比较;2016年和2017年,网剧市场已经饱和,网剧已经往精品方向发展,出现了更多的爆款,甚至能与电视剧一较高下,当然观众对网剧的要求也慢慢提高。

2015年,网剧还处于红利期,任何事物在红利期都是比较容易获利的;但是在2017年,网剧市场已经从蓝海变成了红海,网剧市场已经3倍饱和,电视剧与网剧的界限日益模糊,现在已经不仅是网剧之间的竞争,更是所有剧之间的竞争。

除了网剧面临的市场环境大不相同,网剧面临的政策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最初,比起电视剧,网剧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题材和尺度,2015年的《无心法师》和《太子妃升职记》能够爆火,不少原因得归功于此。

网剧在一开始可以野蛮生长,宽松的政策有利于网剧崛起,但是发展到现在,网剧需要转型了,关于网剧网综的政策已经大大收紧,走向“正规”路线,比如近两年来有许多不合尺度的网剧网综下架,比如这几个月来广电总局三令五申网络视听节目要坚持与广电节目同一标准、同一尺度。虽然当下网剧的审查程度还比不上电视剧,但是网剧单纯想要依靠题材和尺度取胜,也已经非常困难了。

《太子妃升职记》一是在题材上取胜,穿越,而且是男穿女,虽然最后还是男女谈恋爱,但还是打了腐的擦边球;二是在尺度上取胜,提起《太子妃》,都有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形容词,很污有毒。《将军在上》属于女强男弱的关系,内容只能说比较新颖,而且尺度小了很多。

最后,网剧面临的观众也已经不同了。一是国产剧产量大幅度提高,网友有了更多的选择;二是网友看过的剧的种类也大大增加,提高了对剧的鉴赏能力。

《太子妃升职记》是以贫穷著称的,最初说只有90万投资,最后说有2000万投资,但不管多少,总不能和《将军在上》的3亿投资相比,一分钱一分货,观众对3亿投资的剧有更高的期待,也会有更严格的要求。

真金不怕火炼,可惜《将军在上》并非真金

一部剧想要火,一般有三条路线:一是靠口碑,这是正规路线,《甄嬛传》《琅琊榜》《人民的名义》都是因此而火的;二是走流量路线,剧的主演至少有一个大流量花生,比如杨幂、赵丽颖的剧;三是靠另类,这是不走寻常路,剧组一般都比较穷,《太子妃》便是此路的佼佼者。但是《将军在上》似乎哪条路都不沾边。

《将军在上》号称有3亿投资,剧方在宣传时称,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得主和田惠美亲自操刀服装造型,历时3个月为全剧85个角色设计服装共计1588件,画作牌匾450件,制作道具使用662小时,道具陈设面积超过4000平方。从投资体量和剧方宣传来看,《将军在上》是想走口碑路线的,但是很可惜,最终呈现的效果却不如人意。

侣皓吉吉虽然依旧参与了《将军在上》的制作,却只担任了本剧的艺术总监,其导演则是霍耀良和文杰,这两位导演或许并没有hold住侣皓吉吉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如果在《太子妃》槽点满满的画面中还能品出一丝美感的话,那《将军在上》只剩下劣质的模仿了,满屏尴尬的撞色和劣质的鼓风机效果,有美感与low之间或许就只有一线之隔。

《将军在上》的3亿投资,观众也完全看不出钱到底花在哪儿去了。和田惠美作为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得主,设计过不少经典的作品,如《乱》《英雄》《十面埋伏》等等,但是本剧的服装却完全没有把和田惠美的高级感体现出来,或许材料不够高级、或许细节不够精致,最后竟只剩下了lowlow的大面积高饱和度纯色相撞。而道具,观众也感受不到大气与精致,不管是家具也好,服饰也好,就像是舞台剧一般不真实,很难想象剧中人物竟然在此环境中生活,没有透漏出一点王侯将相的贵气。

这几年,观众已经受够了剧中高饱和度色调以及虚假的布景道具,如果《太子妃》还能给观众一些新鲜感,那么《将军在上》已经是这条路的末期作品,被观众嫌弃也是预料之中。如果一部剧一开始在画面和道具上不能抓住观众,只留下满满的槽点,那观众吐槽过后,这部剧也就没声了,既然如此辣眼睛,谁会有那么多的时间留下来细品呢?

在剧情上,《将军在上》也延续了《太子妃》的设定,女主角都是攻气十足,与男主角的红颜们相处得非常好,而《将军在上》的男主角到是更女气了一些,该剧将男女错位进行地更彻底。这种设定虽然不是首创,但是在当下也是比较稀缺,然而编剧并没有想好好讲述这个故事,据悉《将军在上》原版小说并不太长,但是此剧居然有60集,观众第一反应就是注水,一部爱情网剧居然能讲60集,那剧情得多无聊。如果以后剧想要吸引观众,一定不能在长度上就把观众吓到。

如果《将军在上》能够塑造一位形象比较成功的角色,那也可以把观众留下,可惜观众对《将军在上》的男女主角并不满意,男主角盛一伦太丑太硬气了,演起病弱美男子有违和感,女主角马思纯形象太亲民,演起气场十足的将军还真有一定难度。所以整部剧两位主角就是在硬凹,而不是很自然地把人物特点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观众没有感受到苏感,那无异于在看一场cosplay秀了。《太子妃》中的张天爱与盛一伦都是新人,观众对他们没有印象,反而给了观众不少惊喜。而且盛一伦与马思纯都不是流量,很难依靠自身生产话题吸引大批观众。

从投资和剧组宣传来看,《将军在上》是想走高大上版的《太子妃升职记》的路线,但是很可惜,两者的结合并没有成功,如果当作一部正剧来看,那《将军在上》有些辣眼睛,如果当作一部搞笑剧来看,那《将军在上》又没有那么放得开。

《太子妃》并没有积累口碑,《将军在上》也没有带来惊喜

中国剧二代不少,一般是哪部剧火了,那部剧的二代就已经在计划中了,比如说《无心法师2》《白夜追凶2》《琅琊榜2》,包括《如懿传》《将军在上》也是,《如懿传》和《将军在上》都在整体风格上延续了前作。

大部分剧二代能够立项,除了剧本身比较火之外,口碑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虽然《太子妃》7.2分的豆瓣评分不算低,但是其口碑绝对不能说好,毕竟它是以新鲜、穷剧组、很污有毒、辣眼睛、槽点满满出名的,观众是抱着吐槽的心态去观看,顺便感受到了它的一点美好。

《太子妃》当时看似有很多自来水,但是并没有积累口碑,也就是说当大家过了那一阵比较狂热的时期,就不会对其有太多的推崇,这和真正的精品剧是不一样的,像《琅琊榜》《白夜追凶》,就算过了狂热期,大家依然觉得它们是一部好剧。

从这几年来看,中国的影视市场的舆论走向越来越像是一个巨型的沉默的螺旋,一部剧的舆论要么走向极好,大家都狂热地说好看、精品、良心,要么走向极坏,大家还是狂热地说垃圾,其实剧本身如何已经并不太重要。舆论走向极好的那自然就离成功不远了(不排除后期掉链子的可能性),舆论走向极坏的也就扑街了(逆转的可能性极小)。《太子妃》虽然很奇葩,但是其当时的舆论就走向了极好,所以能够引发强大的后续效应,大获成功。

比起其它的剧二代,《太子妃》的续作就会面临两个很大的先天不足:一是新鲜感不够,过时了;二是没有积累口碑和观众。《将军在上》这两个问题正好都在。

《太子妃》的个体风格极强,很难有大的突破,很难再次给观众带来比较大的新鲜感,何况《将军在上》做得反而不如《太子妃》呢!而恰好《太子妃》那种劣质感和夸张的色彩正好是现在观众比较反感的,所以《将军在上》在舆论上很不幸地与《太子妃》走向了反面。

观众的审美须臾之间就可以改变,但是一部剧却需要制作一到两年的时间,剧方要做的不是走在观众后面,什么东西火了做什么,而是应该走在观众前面,预测观众的审美,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影视圈实在太懒了也太不舍得冒险了,只想去吃一部剧的红利,但是守株待兔可能会饿死的。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