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蒋介石后人咋理解“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一席话打破华夏人思维

2018-07-10 18:44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大多数人这么评价蒋介石一生,是客观历史评判,无可辩驳 。蒋介石后代不这样认为。

饱经沧桑、翻天覆地的巨变过后,竟然发觉,历史并非人们想的那样一成不变。

喧哗之后,留下一句话令人清醒:“当年的胜者并非为王,而败者也并非为寇!”蒋介石曾孙蒋友柏在传记中如此说。

1988年,蒋孝勇举家移民加拿大,他的儿子蒋友柏13岁。初到那里,语言不通,在学校没有朋友。

在孤孤单单的学校里,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语言相通的大陆转来的同学了,有了玩伴,别提多开心,俩人亲密无间。

可好景不长,从台湾来的,又是姓蒋,同学问他跟蒋介石啥关系?

(蒋介石 配图)

他坦诚的后果是,好友立马和他划清界限,并称他是“蒋匪”后代。

又过了10年,蒋友柏大学毕业了,他竟然发现人们对曾祖父的评价悄悄变了,客观评价“两蒋”,连骂他们“蒋匪”的人,也开始公正评价蒋介石的功过。

网上大陆很多人称蒋介石为“蒋公”,“当年的胜者并非为王,而败者也并非为寇!”他感慨道。

他的父亲蒋孝勇,也对成王败寇有不同的感触。

1986年,大陆把蒋介石最牵挂的地方,拨款二百多万,精心整修一番,并做重点景区保护起来。

细心的邓小平将焕然一新的蒋氏故居,让电视台摄制组拍摄做成录像片,寄给台湾的蒋经国。

(蒋氏故居)

屏幕里,故乡的气息迎面而来:悬崖上怪松搭棚,幽深的峡谷,升腾着神鬼莫测的氤氲山气,如一副神奇的轻纱帷幔,精致而婉约地绘成了一幅山水画卷。山依偎着水,水映照着山,静静的和谐,淡淡的孤寂。丰镐房廊庑回环,武岭学校,玉泰盐铺,门额上父亲亲书的"清庐"的字样,里面的盐桶......

蒋经国贪婪的盯着屏幕里的画面,熟悉而又陌生。

他边看边落泪,对身边的儿子蒋孝勇说:“这份情我领了,这些钱应记我头上的!”

国民党元老廖仲恺儿子廖承志,趁机书信于蒋经国,劝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放弃私愿,负起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重任。

(晚年的蒋经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蒋孝勇同样感慨,“当年的胜者并非为王,而败者也并非为寇,和平会是日后两岸关系的主旋律。”

收到录像片次年,蒋经国开放大陆探亲。就在两岸关系越来越暖时,1988年1月,78岁的蒋经国逝世。

一切可能,随之冷却。历史,在亲日小李子手中,再次转向。这一来,不知又要多少年才能转回来。

不过,邓小平就两岸关系说过一句话,令人坚信不疑:“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

(蒋介石 配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