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六盘水市海嘎村发展山地特色蜜蜂养殖 走出“甜蜜”脱贫路

2018-01-14 14:07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赵紫怡)“海拔不足2400米的地方,开不出韭菜花。”11月8日,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陈二福这样为记者解读他手中那瓶韭菜花蜂蜜的“高海拔”特质。海拔高、气温低、山地,这是韭菜开花的条件,也是海嘎村自然气候环境的真实写照。

海嘎,贵州省海拔最高的一个自然村,与其高寒环境同样出名的还有海嘎的贫困。“坡脚喊来坡上听,走路走得脚抽筋;吃的都是洋芋饭,穿的全是布巾巾。”2012年,海嘎村贫困发生率为83%,人均年收入不到2700元。

高寒,曾经一度束缚着海嘎村的发展,而今,除了大力发展韭菜坪旅游,海嘎还多了高山蜂蜜这个“甜蜜”的卖点。

海嘎村发展山地特色蜜蜂养殖脱贫产业,打造贵州屋脊上的高海拔蜜

“我是1994年开始养蜂的,最多的时候养了30箱。”陈二福细数起自己海嘎养蜂的“历史”。但由于交通不便,村民自产的蜂蜜卖不出去,没有人想过能靠养蜂致富。

2017年4月,海嘎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六盘水市政协的帮扶下成立,没有买小猪、没有养鸡仔,合作社不走寻常养殖路,在韭菜花遍地的半山上装了16个蜂箱,开始养殖蜜蜂。短短半年时间,就已经发展到458箱,而这个产量,远不能满足周边城镇居民对高海拔山地蜜的需求。

海嘎蜂蜜一上市就热销的秘密恰恰在于“高寒”。

“韭菜坪上植物种类比较纯净单一,但只要是能开花的植物,都可以做中药材。”决定发展蜜蜂养殖之后,六盘水市政协驻海嘎村干部李艳菊跑遍了韭菜坪,把这些可能成为蜜源,或是影响蜂蜜质量的植物都查证了一遍。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合作社所养殖的蜜蜂酿蜜周期长,每年仅收割两次,但这也保证了蜂蜜的品质。

海嘎村发展山地特色蜜蜂养殖脱贫产业,打造贵州屋脊上的高海拔蜜

今年21岁的文友圆是养殖场的技术工,曾外出打工的他,在蜂箱边“试”了几天后,就决定不走了。“现在是越干越有劲。”文友圆回忆起自己第一次打蜜时的情景:明媚的阳光照在金黄的蜂蜜上,几个月的辛苦变成了这一罐甜蜜。“争取把技术学透,以后就打算干这行了。”

“6月份割了358斤蜜,卖了7万多元,年底产的这批估计能达到600余斤,已经全部预定出去了。”陈二福兴奋地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这也意味着到了年底,入股合作社的48户贫困户,每户光分红就有2300多元。”“明年我们打算把养殖规模扩展到1000箱,争取让每一户村民都能尝到这份‘甜蜜’。”谈起明年的“蜜蜂分箱计划”,陈二福信心满满。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