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隋文帝杨坚:得天下易,失天下亦易

2018-06-26 03:55    

隋朝开国者隋文帝杨坚,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篡周建隋后,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先后攻灭陈国,一统天下;再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在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再造华夏盛世。史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七百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最辉煌时期。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1978年所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杨坚被排行第八十二位。

今古以来历史学家对于杨坚的评价不外两端:

一曰得天下易,失天下亦易。宋赵翼曰:“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而攘帝位。”虽然得天下后文帝可谓尽心尽力,一统华夏,励精图治,成绩斐然,然毕竟其根基不深,又不取信于天下,最终隋开国近三十年而亡,其不悲乎。

二曰今日我族(灭)人之宗,篡人之国;明日人灭我之国,断我之后。杨坚一旦主掌北周政权,宇文氏子孙以次诛杀,殆无遗种。是以后世史家赵翼曾直称其:“窃人之国,而戕其子孙至无遗类,此其残忍惨毒,岂复稍有人心”。然不过三数十年,杨坚之子孙亦几乎全部被屠于宇文化及之手,其因果乎?其报应乎?其渺渺乎人心哉!

杨坚睹北周之将亡,天下需一统,即于短期内篡周灭陈,可谓审时度势,应时而起之雄主。然古往今来之史家常将隋朝短祚而亡的主要原因,置之于杨坚于嗣君选择上所犯下的重大失误。而《要略》却不以为然。隋之短命,一在当杨坚灭北周时大杀宇文宗亲,残酷无情,导致其国基未稳而人心不附;二在于五代十国之间频繁改朝换代之历史惯性使然,专制皇权利益的巨大诱惑,门阀势力的流毒仍在,杨氏一朝得势,天下几多青目,是以其至亲近朋(宇文氏、李氏皆是隋廷中最亲近之门阀势力集团)近水楼台先得月,一亡其家,一承其国;三在其未在嗣君选择制度上做根本之设计。当史家皆怪其错误选择于杨广之时,岂不知类似之嗣君选择制度,自先秦以来的两千余年间已经反复验证于中华大地上,尤其是五代十国不断加速的朝代更替,已经明确无误地反复证明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嗣君选择制度,绝不可能确保一家之天下成为永世基业,而杨氏父子,既然能够发明科举制度这样普选官员的伟大制度,实说明其于建政之初,即已认识到皇族权力基础的不稳固性,但由于其历史的局限性和家天下的“一己之私”,他们始终不敢将皇权置于法制和民主的监督制约之下,对中央集权体制做根本性的调整和制度设计。有人以为在当时之历史条件下,杨氏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前沿”思想,但是切莫忘记,中华民族的先人,早在商周时期,已经提出“天惟时求民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观念;先秦时期,具有法制思维和民本思想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已经孕育,杨氏者岂能不知?唯其以一家之私而冀幻想于现实尔!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