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18岁以下志愿者达36.8万名 文化义演助残助困无所不能

2018-06-01 14:36    

原标题:18岁以下志愿者达36.8万名 文化义演助残助困无所不能

家住朝阳区安华里社区的孙雪韬今年虽然只有7岁,但却是社区里远近闻名的公益小名人,从4岁开始和奶奶一起参加文化义工的活动至今,她已经有百余场的公益演出经历,从社区宣传、公园活动再到敬老院、部队、工地献爱心,小小年龄的孙雪韬每逢周末、节假日都会跟随着文化义工的团队一起,在公益活动的现场敲起自己轻快灵动的小快板,给人们带去欢乐。

“奶奶从小教育我,穿衣吃饭不能比,不论生活贫与富,都要好好来学习……”记者见到孙雪韬的时候,她随口表演的这段郎朗上口的小快板就是奶奶给写的,“这段词我倒着都能背啦,之前还为老师和同学进行了表演,他们都可喜欢听啦”,说起话来清脆悦耳的小雪韬告诉记者,“4岁的时候我就跟着奶奶一起参加文化义工的活动,那时候我刚刚接触快板,还没有现在说得好,但是现场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特别鼓励我,我就特别愿意去参加表演。”

聊起第一次参加文化义工活动的情景,小雪韬兴奋地说:“当时是在颐和园,我和奶奶还有义工团队来宣传垃圾分类,我当时表演的快板半个月就背得滚瓜烂熟了,没想到刚站到大家面前就特紧张,我就看着站在最前边的奶奶,再加上竹板一敲起来,就彻底忘了紧张了,那天的表演有很多人给我鼓掌,特别开心。”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在奶奶的带领下一起参加公益活动成了小雪韬童年生活里最特别的经历,她也因此成为文化义工团队里最小的成员。“参加这些活动,对于孩子身心的锻炼和培养是潜移默化的,以前孩子比较内向和胆小,见到生人不敢说话,甚至还总往大人怀里扎”,雪韬奶奶告诉记者,“但是通过参加文化义工的活动,她不仅变得开朗热情,而且还特别有爱心,每年我们都会到养老院去慰问老人,她不仅表演得特别卖力,而且表演完还去跟爷爷奶奶聊天儿,哄他们开心,我们真是挺欣慰的。”

现在小雪韬每天放学写完作业都会拿起自己心爱的小竹板练习一番,“我喜欢快板也很喜欢做义工,因为这些都能带给别人快乐”,小小年纪的孙雪韬说起话来像个小大人儿,“我现在还是小孩子,能做的事情有限,做义工这件事我一定会好好坚持,长大了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心肺复苏操作、AED的使用、如何判断心脏骤停……这些专业的急救方法连绝大多数成年人都不懂,但对于12岁的张文韬来说却张口就来、如数家珍。今年鄂尔多斯马拉松比赛当天,张文韬跟随父母一起站在了急救志愿服务站点,保障参赛跑者安全,成为整个赛场年龄最小的编外志愿者。

张文韬的父母都是鄂尔多斯马拉松比赛的正式急救志愿者,暑假期间,他们一家三口齐上阵,为马拉松跑者提供志愿服务。8月19日比赛当天中午1点多,张文韬跟着父母来到了集合地点,他和妈妈被分到了同一个站点,领到了证件、服装、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和对讲机。“我只分到了对讲机,虽然我也会使AED,但毕竟还没成年,不可能真的让我用。”尽管如此,在比赛过程中,张文韬用对讲机也完成了不少任务。

每一个公里数就会有一个急救志愿者服务站点,当天下午两点多,张文韬和妈妈到达鄂尔多斯半程马拉松比赛的第9公里处。张文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帮忙巡逻,查看是否有志愿者因为天热出现中暑等症状,随时用对讲机汇报。下午5时,马拉松正式开跑。只过了30分钟左右,张文韬所在的9公里处就出现了第一名跑者,“大概1个小时候以后,大队人马就跑过来了,可热闹了”,张文韬告诉自己集中注意力,跟妈妈一起随时查看人群当中是否有身体不适的情况出现。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儿,有个跑者边跑边咳嗽,他和妈妈几乎同时看到了,马上跑上前询问。“妈妈判断他可能是跑步过程中犯恶心了,让他走一会儿,不咳嗽了再跑。”与此同时,张文韬打开对讲机,按照妈妈的指示,将这名跑者的情况向下一个公里数的救助站汇报,提醒急救人员关注。

晚6点左右,张文韬所负责的半程马拉松基本跑完了,张文韬和妈妈又转移到了全马第33至36公里处,继续提供急救志愿服务。天已经黑了,张文韬戴上了头灯,穿上一件薄外套继续工作。天黑给急救志愿服务带来一定困难,张文韬更要聚精会神地通过路灯和头灯的光,来判断跑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有没有异常。“如果他不舒服,跑步姿势会特别扭,面色苍白、嘴唇发紫,甚至心浮气躁都是不舒服的表现。”如果遇到腿抽筋的跑者,张文韬还会上前帮忙压腿缓解跑者的抽筋症状。直到晚上11点多,比赛才全部结束,持续工作超过6个小时的张文韬回到酒店倒头就睡着了。

“这次鄂马的志愿服务,让我真真正正当了一次急救志愿者。”由于爸爸张元春是专业的急救培训老师,张文韬从五六岁开始,只要有时间就会去旁听爸爸的急救课程,因此积累了很多急救知识。如今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中学初一年级的他除了忙学习,周末还会在自然博物馆当义务讲解员,他希望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服务,为他人带去帮助。

“您好,我是蓝蚂蚁志愿者,欢迎了解我们的二手置换少儿跳蚤市场。”不久前的北京公益汇上,一个清脆又带着几分稚嫩声音的小男孩在展台向大家介绍着公益活动,绘声绘色的讲解引来不少人驻足和咨询。这个11岁的小朋友叫杨润田,是西城区育民小学六年级学生,别看年纪不大,但已经做了5年多的公益活动,可以说是名“资深”小志愿者。

杨润田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跟着妈妈做助残志愿服务了,陪伴残疾小朋友过生日、看展览、做游戏,在润田妈妈看来,树人要先树德,“作为独生子女,我希望他能懂得和学会‘分享’‘给予’,而不是只知道获取。”一开始,润田只是跟着妈妈去参加公益组织的项目,慢慢地就开始自发策划捐书捐文具等公益活动了。从跟着家长做公益,到自己主动策划,杨润田的这份转变始于他去河北贫困山区参与公益调研时受到的震撼。

在出发之前,润田对贫困山区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没有概念,但到了保定东沙湾小学之后,他发现实际情况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们用的课桌破了洞,一些教材书连封面都烂掉了,字典差不多三四个小朋友共用一本,几乎没有课外书。笔也没有几根,橡皮、尺子这些文具一个班也就一两个,冬天教室连暖气都没有,烧了煤炉子还是冷。”润田坦言,通过那次调研他才知道还有很多同龄人没有齐备的文具、丰富的课内外读物、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他决定做点儿事情,帮帮他们。

有了想法后,杨润田先用电脑做了个小片子,在班上号召小伙伴们捐书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班上同学听我讲完之后,都觉得很惊讶。才知道还有一群大山里的小朋友连上学的书本和文具都凑不齐。”随后的几天里,润田在班级募捐到了200余本书,“好些人都捐了几十本,都很积极。”在同学和妈妈帮助下,杨润田顺利地将两百余本书邮寄到山区。

几年时间里,杨润田参与了大大小小几十次公益活动,从照亮贫困山区孩子书本的“萤火虫行动”到参加“天使冬奥林”张家口植树活动,还有为山区小朋友募集学习用品的“闲置文具总动员”......润田妈妈说,“我们辅导班没怎么上,但公益活动一直在坚持。他现在已经算得上是个成熟的公益小达人了,会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主动想办法去帮助别人。“现在啊,他做公益的热情还感染到他身边的小朋友,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公益呢。”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高校部部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红认为,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实现自我价值、获取社会认同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既能锻炼自身组织管理能力、领导力、沟通能力,也能提升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能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学习和体验到快乐、分享、满足、成就、幸福、感恩、共情等,从而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健全自我人格、提升心理素养。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志愿服务群体中呈现出的低龄化特点正映证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00后、10后的心理需求已经上升到了尊重和自我实现层面,他们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方面早已不缺甚至过度被满足,因此会更加倾向于获取自我价值的认同感、自我成就感的满足,这些都能从志愿服务中获取到。作为小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对社会增强主动感知和探索;作为父母和监护人,要鼓励和帮助孩子参与志愿服务,并且引导其通过自己的参与去认识和了解社会现状,形成自己的认知,协助孩子进行社会实践,鼓励孩子在志愿服务中学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体验,遇到问题及时做出积极引导。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