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情感 >正文

爱“哭穷”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2018-05-31 00:52    

在习惯“哭穷”的人心中,住着一个等待被满足的小孩,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让身边的人关注自己,满足自己,却在未被满足时深陷其中。

01

在某站看到一个帖子问,男朋友跟我在一起,老说自己没钱是什么心理?

底下回复的人也有同样的疑惑,并表示,自己很讨厌别人哭穷。但我们身边,总不缺哭穷的人。

一个姑娘说,她和男朋友出门吃饭,要么AA,要么自己埋单,因为男朋友老在自己面前哭穷,所以她也不好意思让他埋单。

但在心里,她总觉得不舒服,总有种对方在抱怨,是跟她在一起后才变穷的感觉。而且,也觉得他是在暗示:别让我付钱。

抱怨自己工资低和哭穷常常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你从不见TA努力,却总能听到TA在抱怨工资低。

大家聚餐要埋单的时候,如果在场人数超过两个人,TA绝不可能起身,甚至连装装样子都不肯,永远是上厕所、打电话、低头玩手机,一副“我没空”的模样。

如果是两个人一起吃饭,TA总能避开消费高的正餐,而在餐前买水时主动付钱。

你跟TA说,什么东西好玩又有趣,得到的回复永远是:我没钱,欣赏不来。

如果换作刚毕业那会儿,可能大家会连连附和,深表认同,毕竟大家都一样。

可毕业快十年了还这样,大家就有点受不了。

就跟帖子里那姑娘一样,总有种对方在不断暗示说,“别让我付钱”的感觉。

慢慢的,TA的人缘越来越差,聚餐的时候,大家都不愿喊TA。

当一个人总把“没钱”挂在嘴边,甚至用“没钱”来抵御新事物,不愿发现事物的美好时,TA也就失去了追求美好的能力。

02

某个作家在一篇文章里谈到聚餐埋单的问题,他说如果一个人和他吃饭,连续五次都没买过单,以后他就不会再和他有什么交集了。

这样聚会不买单的人,你说TA抠门,喜欢占别人的便宜,也没错。

你要说TA情商低,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似乎也可以。

但更重要的是,当一个人和你一起出门,永远都是你埋单,或者由你来支付昂贵的部分,自己支付那个零头时,隐藏在背后的,是TA对生活的妥协和放弃。

那个聚会不埋单的朋友,每每在提及谁谁谁涨工资的时候,TA就会在别人一脸羡慕的同时,以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口吻提醒大家说,高工资意味着高付出和高压力,你们能做到吗?

别人能不能做到不重要,重要的是,当TA以为自己知晓生活的本质时,TA触摸到的,却是横亘在自己面前,那些无法跨越的障碍。

正是因为TA不敢面对“有钱”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所以TA才选择当一个“没钱”的人,再心安理得地让别人埋单。

有人曾问一部畅销书的作者说:“我们如何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他说没什么特殊的方法,就是在你做每一个选择之前,都按你未来想要活成的样子来选。

很多高工资的人都曾没钱,但我相信,他们绝不是那种一天到晚抱怨自己没钱,还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埋单快感的人。

他们的选择,多半会和有钱的时候一样,用埋单给自己一点生活的压力,然后积极地面对和努力。

03

闺蜜的前同事豆豆也是个爱“哭穷”的人。

和绝大多数人比起来,豆豆其实不穷。

她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虽然规模还很小,但一个月也有好几万的净收入,而豆豆身边的同学呢,工资大都没过万。

大家聚餐的时候,如果有人说XX品牌的衣服好看,豆豆就说:“我看上XXX的衣服,太贵了,买不起啊。”

如果你问她那件衣服多少钱,她的回答通常以千为单位。

豆豆去年买了套100多平的房子,两三万一平米的价格,她身边的同学大都买不起,即便要买,也要靠父母帮衬。

自从豆豆买了房子,“哭穷”的情景就像刹不住的车,从高额首付到装修耗材,再到家用电器,她一个都没放过。

别人说没钱就装简单一点嘛,她却回答,装修材料必须得用最高环保级的,厨房还要配备洗碗机、烤箱等等。

等到真要买电器了,她又说厨房太小,放不下那么多。还是太穷,房子买大一点就好了……

一趟装修下来,钱是花了不少,但和豆豆的“哭穷”比起来,也就不算什么了。

身边的人不止一次反映,现在和豆豆已经不能交流了,但她依旧乐此不疲。

她一边抱怨房价高,一边鄙视别人买七八千的房子,还说这些房子如何偏僻,换作是她,打死不要。如果是买在周边小县城,就更要受到她的打压了。

在说到装修时,她一脸鄙夷地说,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不算电器,如果只花了十几万,那算简装。

还说自己要花二十几万装好,只打算用三五年,然后翻修……

每每听到她这“哭穷”的方式,大家就觉得她是在用这种方式“炫富”。

这个“富”不只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品味上的。

她通过反复“哭穷”来表达自己的审美和对生活的高标准,严要求。

但通过她的哭诉来赞美她,说她有眼光的人实在太少,以至于她要反复说,一直说到有一个人愿意和她讨论她所谓的品质生活为止。

04

有人说:凡是我们刻意表现的,都是我们内心匮乏的。

当一个人不断以“哭穷”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且想表现出自己的品味和能力时,她内心最匮乏的恰恰是这些。

有的人看起来很有钱,却还在“哭穷”,听起来像是开玩笑,但实际上,却暴露出内心对金钱强烈的匮乏感。

只要这种匮乏感还存在,就会一直这样继续下去。

在习惯“哭穷”的人心中,住着一个等待被满足的小孩,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让身边的人关注自己,满足自己,却在未被满足时深陷其中。

这就好比说,我原本就嫌自己长得丑,于是我反复对身边的人说“我很丑”。

其实,我内心是想听别人夸我一句的,结果别人却开玩笑说“那你还跑出来吓人”。

就这样,未被满足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匮乏,越匮乏也就越是用力索取。

但因为起初的方式就是错的,所以重复这个过程只会让匮乏感更深。

很明显,如果在每次想“哭穷”的时候提醒自己,停止这种无意义的复读模式,就能打断这种重复。

曾奇峰老师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在出门前,对着镜子把自己猛吹一顿的人;还有一种是出门前对着镜子把自己暴揍一顿的人。

很多的匮乏感,其实都是暴揍自己后的结果,很多的自卑,也是因此而生。

与其通过破坏关系的“哭穷”来索需满足感,不如学会自我满足。而方法,正是从寻找自己的重复性话语开始。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