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基础和根本,是企业创新的源泉,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从2016年文化产业统计数据来看,中西部地区“跑赢”了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增长12.5%、中部地区增长9.4%,均高于东部地区7.0%的增速。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文化产业发展有望进入一个新阶段。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的文化及相关企业总营业收入约为8万亿,比去年增长7.5%,高于GDP的同期增幅6.7%。不过,作为典型文化产业的电影业,2016年度国内票房市场规模约在450亿人民币,同比增幅仅为2.1%,与2015年48.45%的增幅相比下滑显著。
从增速看,去年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一直在“领跑”。数据显示,一季度,中部地区增长12.7%、西部地区增长10.6%,均高于东部地区7.9%的增速;三季度,中部地区增长9.8%、西部地区增长10.2%,继续高于东部地区6.5%的增速。
为何中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如此迅速,业内人士指出,中西部地区虽然经济不如东部发达,但有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优良的自然风貌、保存完好的乡村和古镇,这些都成为今天的“稀缺资源”。
其中“贵州省全力推进‘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建设,正在探索以民族文化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路子,比如把蜡染、刺绣、竹编、织锦、银饰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符号及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成特色文化产业,用文化激发精准扶贫新动力。
文化产业的增长主要以文化消费的形式得以体现。未来旅游、教育、娱乐等文化类消费品将是第四次消费升级的重心。2016年,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6%。与科技相结合的新型文化产品将重塑我们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这种新的消费模式,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当前,我国已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泛北部湾”、“两江新区”和“东北部”等多区域、多层次的展览业聚集区。我国展会遍及国民经济众多行业,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在展览数量、展出面积排名中占据显要位置。其中,文化产业展会数量超过百场。
传统的文化制造业在近年来的发展不够乐观,未来的发展空间将存在于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新型业态、创意设计相关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中西部地区有国家政策的优势,同时也可以向东部地区学习,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吸收、消化、再创新,走出自己的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