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从1942年开始改建“独立”级轻型航母,该航母标准排水量为1.1万吨
太平洋战场上,美国海军的“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可谓是风光无限,该型航母的出现让美国海军对日本海军形成了压倒性的海空优势。其实,美国在二战中一共建造了100余艘航母,轻型航母也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只不过是被“埃塞克斯”的光芒所掩盖了。
“独立”级航母航速超过30节,可以快速向战区部署
与护航航母不同,轻型航母往往要直接参与大规模海上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军急需一批结构尽可能简单的战时航母。于是,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批准将一些已经开工建造的巡洋舰改装成轻型航母。这类航母的载机数量还不到“埃塞克斯”级的一半,而且军方对轻型航母的适航性、防护能力、甲板使用的灵活性都颇有微词。不仅如此,他们还觉得这类轻型航母的作战效率要远远低于“埃塞克斯”级航母,将扰乱巡洋舰的建造计划。
莱特湾海战中,“普林斯顿”号被日军的炸弹击中,受伤严重
其实,直到轻型航母真正服役之后美军才发现它们根本不是可有可无的力量。相比护航航母,轻型航母具有较高的航速,因此使用的灵活性也更强。美国海军虽然一直嫌弃轻型航母,可“独立”级航母入役后就频繁活动在太平洋的各个战场上。这对于美军快速逼近日本绝对防御圈并歼灭日本海军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就服役了9艘“独立”级航母。算上几乎同一年入列的8艘“埃塞克斯”,美国海军在一年的时间里就拥有了至少17艘可用于舰队决战的航母。如果“独立”级按照巡洋舰的建造计划完工,那么航母数量的减少势必会限制美军在太平洋上的活动范围。就当时的情况来说,9艘航母的实战价值已经远大于9艘轻巡洋舰。算上后来的“塞班”级轻型航母,美国当时共建造了10余艘轻型航母。这些航母对日本海军来说是非常难对付的。而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只建造和改装了“大凤”号、“信浓”号、“云龙”等6艘航母。
“普林斯顿”号中弹后发生多起爆炸,还炸伤了前来营救的“伯明翰”号巡洋舰
“独立”级等轻型航母的出现有效分散了日军的作战力量,减缓了美军主力舰的压力。这种情况在马里亚纳海战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母决战中,“独立”级9艘舰全部参战,让美军在航空兵数量上完全占据了优势。而9艘“独立”级只有“普林斯顿”号在莱特湾海战中被击沉,从效费比的角度来看,将巡洋舰改装成轻型航母是明智的选择。为了纪念这艘战沉的航母,后来一艘“埃塞克斯”级也被命名为“普林斯顿”。
轻型航母的改装计划能够顺利通过,罗斯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极力要求海军多搞出几艘航母,不光是轻巡洋舰被改装成了航母,连“依阿华”级战列舰和“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改装成航母的计划也被拿到了他的办公桌前。可见,航母在他心中有多么重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