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熙熙攘攘的火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人们似乎习惯了会接触这样一种东西——安检系统,据说这是一种带有“辐射”的工具。对于平时不经常坐飞机和火车的朋友,偶尔一次走过去倒也无所谓,但最近广州市居然做地铁也要“过门”了,这每天进进出出的可吓坏了不少人!
那么,究竟系统安检带来的辐射危害有多大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被辐射呢?
认识一下“安检系统”
目前国内的安检系统主要是一种使用 X 射线探测物品的装置,当旅客的物品通过时,它将根据物品的厚度与密度,自动调整 X 射线的强度对通过的物品进行安全检测。如果通过物品的厚度较大或密度较高,安检系统将自动调高管电压,使发出的 X 射线穿透力增强,反之则弱。
X 射线的功能相当于给检查人员带上“透视” 眼睛,如此一来,便可以将肉眼看不到的图像信息转化为可见的图像。
当然,X射线是带有辐射的。一般来说,合格的安检系统安装有四周的防护铅板和屏蔽出入口处的铅帘,用来阻挡辐射。
安检系统的“辐射”危害有多大
安检系统一般不会对公众的健康产生影响,但对安检工作人员来说,由于长期接触,安检系统会对他们产生小剂量、低剂量水平的辐射,是否对健康造成影响尚且需要长期的观察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为了保障安检系统周围人群的健康,《X 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规定,距安检系统外表面 5 cm 处任意一点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得超过5 μGy / h,如果超过这个值,则安检系统的防护措施不合格,由此产生的电离辐射会对周围人群的健康产生影响。这里所谓的“空气比释动能率”相当于辐射所带来的影响,其值越大则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大。
那我们到底需要为此而担心吗?
1. 安检也有防护罩
安检虽然产生辐射,但一般来说也安装有“防护罩”,主要包括四周的防护铅板屏蔽和出入口处的铅帘。如果安检系统四周的防护铅板屏蔽厚度不够,或出入口处的铅帘老化、损坏,不能完全对 X 射线进行屏蔽,则安检系统四周将可能发生辐射泄漏。
一般安检系统的左、右、上、下四面均安装了专用的防护铅板,行李通过的出入口处安装专用的防护铅帘,可以阻挡绝大部分 X 射线的泄漏,因而,大部分安检系统表面外5 cm 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都小于 5μGy / h,符合国家标准。
2. 5μGy / h是什么概念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表明,身体每接受 1 Sv 的辐射剂量,就会增加 1.65%致癌的概率; 儿童相对成人更敏感,5 岁以下的儿童接受 0.1 Gy剂量的照射,理论上致癌概率会增加 1.2% ~1.5%。
人们通过安检系统大约15秒,如果一直呆在“安检系统表面外5 cm 处”的超近距离内,接受的辐射大约为2X10-8Gy。目前的科学研究结果认为,旅客因行李安检和通过安检系统而受到的辐射剂量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如何尽量预防
1. 绕着走
乍一听,还以为是要坚决不做安检,那可不现实,至少平时在外出差、旅游等总避免不了安检。
这里主要是讲“距离”远。既然前面说到大部分安检系统表面外5 cm 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都小于5μGy / h,符合国家标准。那么,可以尽量远离安检装置,至少在5cm以上,比如放行李到安检门时离“挡物帘(软铅帘)”远一些,而且要“快”,检查完便立即离开。
2. 纠正心态
有些时候既然无法避免过安检,那就不必无谓的担心,像在医院看病或体检时做的CT,那辐射可不小呢。一般来说,我们能避免就避免,无法避免就“既来之,则安之”,相信科学的检测结果是可靠的,莫把自己吓出病来。
3. 定期体检
许多疾病并不是等到出不适症状的时候才去医院看,很多癌症到察觉症状的时候,往往治疗效果已经不理想了。这需要我们及时将病灶揪出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特别是安检工作人员和其他放射行业的人员更需要定期体检,以便了解对身体的影响。
4. 加大监管力度,及时更换装置
在监管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充分准备,比如强调“辐射危害”的字眼需醒目,哪些人需要做好避免辐射的防范措施,如孕妇、儿童等,系统的使用频率过高,行李通过量大,软铅帘容易发生老化、破损而不能充分发挥屏蔽作用时,需定期更换。
虽然,一次安检产生的辐射量较少,对人体影响不大,但长期积累便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同于那些只有大剂量照射才会发生损害的辐射,X 射线无论照射剂量有多小,都有可能导致个别或少量细胞损伤,诱发癌症或遗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