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是不是嗜睡、好吃、不爱动,恭喜你……这是因为降温了!此时没有什么比吃一顿火锅更让人痛快了!
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吃一顿麻辣火锅或者+麻辣香锅、辣子鸡、香辣虾、水煮鱼、水煮肉……
无辣椒,不冬天,辣椒,请鞭挞我的肠胃,吊打我的味蕾,让我永生辣个够!
但是你知道吗!!!辣椒竟是舶来品!几百年前的四川人根本没有辣椒可吃!
辣椒竟然是在明末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那没有辣椒的年代,咱们都吃什么辛辣调料呢?
中国,辣椒大国
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但有一味调料却能虏获大江南北吃货们的心,那就是——辣椒。这个红色的、小小的的作物,仿佛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在九州大地的餐桌上横扫各地高手。
四川、湖南、云南、贵州,这是有名的食辣大省,人人吃辣顿顿吃辣;海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江西、广西、甘肃、宁夏以及东北三省,每个省都有超过一半的居民是辣椒的忠实粉丝。连最不能吃辣的福建,也在辣椒种植上占有重要地位。
各种辣
中国和印度在辣椒种植面积及产量上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位。在我国,辣椒已成为许多省市县的主要经济支柱作物,而辣椒的经济总产值,居蔬菜首位。
2016年10月拍摄新疆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乌兰再格森村的晾晒场
据统计数据,辣椒以年2000万亩的种植面积位列各类蔬菜中的第二。恩?你问我种植面积第一名是什么?是白菜类蔬菜。
明朝末年,辣椒才进入中国
中国人这么爱吃辣,可辣椒是明朝末年才来到中国的啊!
公元1492年,大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横渡大西洋,他抵达美洲,发现了新大陆,同时也发现了辣椒。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美洲是这颗星球上最早种植辣椒和食用辣椒的地方,美洲土著印加人食用辣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石器时代。遗憾的是,由于美洲和其他大陆的隔绝,直到公元15世纪,辣椒仍然只在这块陆地上称霸,世界上其他人民无福品尝,连听都没听说过。
当哥伦布把辣椒的种子带回欧洲以后,地中海周边的居民开始种植辣椒,并很快喜欢上辣椒的风味。在此后的几个世纪,欧洲人凭借先进的武器和航海技术在世界各地殖民,无形中把他们的食俗和食材迅速传播到了其他大陆,这其中就包括辣椒。
辣椒经海上丝绸之路于明代末年传入中国。现存的文献显示,辣椒与红薯、土豆、花生、玉米、南瓜这些作物大致在同一时间传入中国,但它走上餐桌的时间却远远晚于其他作物。这是因为辣椒的味道过于刺激,最先引进辣椒的沿海居民无法适应它的口味,内陆居民也不敢率先尝试。
不过金子总会闪光,明朝末年,一场因为天灾和战乱引发的大饥饿席卷半个中国,人们寻找一切可以救命的食物,辣椒借此进入了广大饥民的肠胃,并成功进入大众的餐桌上。
没有辣椒,中国古代用什么辛辣调料?
既然辣椒是明末才来到中国,那在这之前,厨房里都有有什么辛辣的调料呢?
在没有辣椒的漫长时光里,古代中国餐桌上的辣主要靠五种食材来提供,这五种食材分别是川椒(花椒)、胡椒、黄姜、茱萸和芥末,在明代末年辣椒传入中国前,花椒、姜、茱萸(食茱萸)使用最多,是中国民间三大辛辣调料,又称“三香”。
三“辛”
提到茱萸,估计大多数人脑海中首先会浮现出王维的那首“遍插茱萸少一人”。但诗中的茱萸并不是“三香”调料中的茱萸。
常见的茱萸分为三种: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它们分属两种不同的科类。前两者是传统的中药材,分布较广。而食茱萸又名椿叶花椒,果实入口辛辣。
食茱萸是上古所说的可以做调料的“藙[yì]”,又有“欓[dǎng]子”、“越椒”等别名。在辣椒未传入中国之前,就是食茱萸担当起了给四川人提供辣味的历史责任。
在古代,四川人爱吃的鱼鲊(zhǎ: 盐腌的鱼)、肉羹、面条,都用辛辣的食茱萸来调味。在《齐民要术》关于鱼鲊的做法中,就有使用食茱萸的记载。
《齐民要术》第七十四 - 作鱼鲊
唐代诗人李颀《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诗曰:“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李颀喜欢面条中添加茱萸,就如同当下四川人在面条中放辣椒一样。
四川人吃辣椒有一种特别的吃法,就是将辣椒研成粉,作成熟油辣子。在古代,则用茱萸作成辣油。
《礼记》注疏有其煎法:“今蜀郡作之。九月九日,取茱萸折其枝,连其实,广长四五寸。一升实可和十升膏,名为藙也。”说在九月九日这天,用一升茱萸同十升猪油一起煎成的辣油,名藙。
这与现在煎辣椒油类似,可以说藙就是古代的熟油辣子。之所以用猪油,是当时还没有菜籽油,菜籽油大约在明末清初才出现。
明末清初,辣椒来到中国,古典川菜中的食茱萸就让位于辣椒了。
其实,严谨来说,辣椒在中国也有土生土长的品种。据考古发现,唐代时的成都就有辣椒。有人在西双版纳的森林里也发现过原始辣椒。然而,这是更加学术的一个话题。但作为食物的辣椒,明以前的史书从不见记载。辣椒在西南的流行,则是清朝的事情了。
可见,作为食物的辣椒,是从南美经海路传到东南亚后,再传到中国西南地区的。
辣椒的故事,源起自美洲,成长在欧洲。而它的未来,已由中国改写。若干年后,中国或许不再只是产量第一“辣”国,还将成为地地道道的科技第一“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