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致敬 八旬教师勤廉一生助学百万

2022-10-22 04:05    

李振华,是淄博市沂源县的一名年逾八旬的人民教师。他连续四届当选山东省人大代表,前后八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他不但在教学中创下了辉煌业绩,而且勤廉一生却助学百万。中国新闻网10月29日。

春蚕到死丝方尽。从古至今,教师,就是一份深受人们尊崇的职业,三尺讲台挥洒生命的激情,一方黑板抒写最新最美的图画。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当然,大家都知道,要做好这份职业,实现培育桃李满天下实属不易,必须做到爱岗敬业,待学生如儿女。一生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李振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953年,李振华响应党的号召,从南京来到了沂源县最偏远的地方——韩旺镇支教。那一年,李振华年仅17岁。黑屋子、土台子、石凳子,满腔的支教热情被现实泼了冷水。好在乡亲们的热情,温暖着这位独在异乡的年轻教师。虽然这里条件十分艰苦,当年和他一起支教的同事都回了城,而他却选择留下来,一心一意的献身教学事业,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开拓进取,很快他所带的班级学生成绩普遍上升,有据为证,1955年,沂源县中学升学率为十比一,而李振华教的班全部升入初中。尤其令人惊叹的是,这一留就是64年。他白天给孩子上课,晚上教村民们识字。成为深受广大学生和村民爱戴的好老师。

爱生如子显父爱。在教学中,李振华看到,由于地处山村,许多学生家庭贫困,没钱买本子,他就上山给孩子起石板换钱帮其买本子。哪位学生遇到特殊困难,他就主动伸出援手,力所能力的帮其分忧解难。应该说,他把每一名学生都看做是自己的子女,尽心尽力的培育他们,让他们长大成才。自古就有忠孝难两全之说。这句话在他的身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1980年,在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两个月,一封父亲病重的加急电报,从南京发来。李振华告诉记者:“说不出来的一种感觉,坐立不安,我自己的感觉像是在油锅里一样。那我回去的话,耽误了高考,我一辈子也说不清楚,我对不起他。”最终,李振华让儿子回了南京,自己则留在学校。而他,没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儿子回去以后呆了五天,发来一封电报,我父亲去世了。”对于没能亲自送走父亲,81岁的李振华回忆起来,依旧忍不住潸然泪下,“我真对不起他,在他病重期间,我没有拿一片药,没有端一次水,心里真对不起他。唯一做的就是把印制试卷的废纸拿到学校附近的山上燃烧,以谣祭父亲,并且潸然泪下。后来,他把母亲接来了沂源,而母亲直到去世,也没能再回南京。

一生勤廉却助学百万。贫困山区的教师待遇相对较低,但是令人赞叹的是,李振华几十年来却助学超过百万元,累计资助2100多名学生。不知道的人也许认为,他收入颇丰,钱用不完。而熟悉他的人,却深深地被他的一生勤廉所折服。16元的灰蓝色长袖衬衫和5元一双的布鞋,这身装扮从未改变。这崇高的精神对于儿时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来说更是弥足珍贵。用他的话说:自己辛苦惯了,生活可以简单点,但给孩子们的钱不能省。尤为可贵的是他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要说回报,这就是他桃李满天下,用毕生精力和心血培养了成千上万名学生成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这句话形容李振华地一生十分贴切,一点都不为过。他无私奉献教育事业,但社会和人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连续四届当选山东省人大代表,前后八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各级表彰更是不计其数。他的崇高精神更成为广大师生成长进步的精神财富,让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