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晚上,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尘埃落定,随着武大靖拿下一枚宝贵的金牌,观战的杨扬也长舒了一口气。这届冬奥会,看来可以画上一个不错的句号了。
冬奥会期间,杨扬很忙,赛场、会场、奥运村……她一刻不停地奔波,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滑联理事、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她在不同身份间来回切换。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为北京冬奥会的筹办、为中国冰雪运动的成长,她都满怀热忱投入其中。
谈到自己这些年的不同身份,多种工作,杨扬快人快语,感触颇多。
谈自身角色转换——“让中国体育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杨扬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和1000米比赛中接连夺冠,为中国实现了冬奥金牌“零的突破”。2006年,她在都灵冬奥会后宣布退役。2010年,杨扬成功当选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2016年,她又出任国际滑联速滑第一理事,成为国际滑联125年历史上首位当选的女性速滑理事。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杨扬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颁奖仪式上庆祝。
“过去8年,我作为运动员代表,在国际奥委会多个委员会都有工作经历。这些经历,让我感觉自己还在成长。”国际体育组织的历练,让杨扬的视野更为开阔,思考也更为深入,“让中国体育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就是她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的心得之一。
“中国人能够为世界贡献智慧,也是非常了不起的话语权。”杨扬说,“更重要的话语权不是结果出来后再去质疑,而是参与其中的规则制定。”而运动员的经历,又让她格外关注为运动员的成长和转型提供平台。杨扬说,平昌冬奥会期间运动员委员会推动的“运动员365”计划,就是基于这种理念,覆盖运动员生活、比赛、训练的方方面面。
本届冬奥会,是身为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杨扬在8年任期内的最后一届奥运会。“巴赫主席已经和我交流过,他希望我能够留在某个委员会工作,具体岗位还没有确定。但我想不管怎样,都会继续投入到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工作中去,”对于未来,杨扬透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