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对于许多热爱马拉松或是大铁的运动爱好者而言,因跑步脚底起水泡的现象很常见,不仅感到非常不适无奈,更影响比赛速度进行,严重时可能被迫放弃赛事,若后续处理不慎,甚至将导致细菌感染。
特别是脚前掌似乎特别容易起水泡,这跟前脚掌着地的跑姿有关系吗?
跑步时从膝盖为点到脚踝这段伸展度拉到极致时,则因骨骼和肌肉线条关系(非完全直线),延伸至脚掌充分得到放松时,前脚掌就会自然些微外翻,导致脚掌接触地面时,第一触地点和重力落在前掌外侧着地。
你现在可试看看,当你作者放松时脚自然往前伸展(如同跑步一样角度),若伸展至极致时,前掌外翻角度就更大。发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选手太刻意用前脚掌着地跑步。当“伸展度+高重心+刻意前掌着地+前踢伸展后的极致放松”都是影响前掌外侧着地的重要因素。
而起水泡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刻意前脚掌着地+前踢伸展后达到极致放松”所致。若脚掌着地面积越小,理论上反应时间(灵敏度)应该更佳,但实际上当运动员的肌耐力、心肺功能,以上统称体力耗竭时,如果仍刻意以前脚掌单点外侧着地,不仅不会对跑步效率有所帮助,反而会增加单点着地时间与重力。
建议应该"些微"往中掌方向着地,利用上身重心移转能力和弓脚力量,以及脚掌着地后的回馈力(自然反作用力),减少单点的冲击力,如此可避免前掌外侧,发生磨出水泡状况产生。
必须强调的一点,这是体力耗竭时(大铁赛跑步后段、马拉松后段)的跑法,应该说体力耗竭时的自然跑法(不刻意前掌着地)。当体能状况极佳时,无论心肺功能、肌耐力、肌肉弹性等因素,导致速度(身体位移能力)提升,现有方式能有最佳灵敏度与跑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