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入华建厂,因为看准了中国人不会做 OLED 屏。近日,《韩国时报》报道称 LG 显示即将开始在广州的一座新工厂生产 OLED 面板,以便在中国竞争对手准备进入市场之际,提高下一代屏幕的销售量。
报道表示,中国的批准将是有「条件的」,因为中国希望通过与 LG display 的密切合作,帮助本土显示器公司保持竞争力。
去年 LG 手机的业务淡出中国市场,实际上他们已经放弃中国市场长达一年多的时间,直到去年才正式确认。事实上 LG 手机的表现一直不理想,受到本土品牌挤压严重,不仅 LG,即便是三星作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品牌在中国的表现也不理想。
那么这一次,LG 带着自家的 OLED 面板卷土重来,能否让自己在华的市场份额有所起色?
在三星面前,我们都是战友
2017 年三星出货柔性 OLED 屏 1.6 亿片,自用 8000 万片,供给苹果 7000 万片,华为、oppo、vivo 只能拿到 1000 万片。2018 年苹果已经预定 1.8 亿片,几乎吃掉三星柔性OLED 的新增产能。
除去自用以及苹果预定的份额,三星能给到国产手机厂商的屏幕量十分有限。另一方面,这样的供给一定程度也影响着国产手机的出货量。
在这样几乎被三星垄断的市场下,LG OLED 面板的存在显得尤为重要。换句话讲,假如 LG OLED 屏幕能够在这个时候起到一个很好的替代品作用,那么不仅自身受益,厂商在选用 OLED 屏幕时,三星便不再有较大的话语权。
那么 LG 的 OLED 面板能否从三星手里抢得这份羹?只能说,理论上可以,实际操作很难。
按照目前全面屏的发展趋势, OLED 材质在未来几年依然会担任手机屏幕的主角。虽说 LG 自家的 IPS 屏幕有着很高的造诣,但在 OLED 屏幕上还是与三星有着一定的差距。两年前发布的小米 NOTE2,采用了 LG 的 OLED 屏幕,在观感以及色彩上明显不及同时期的三星产品。这也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其他国内厂商对 LG 的 OLED 屏幕望而却步。
而在去年的 Google Pixel 2 上,同样是 LG 代工的 OLED 屏幕被爆出出现烧屏现象。又一次给对手三星做了一次免费的宣传推广。
好在之后 LG 推出的几款自家机型里,基本没再听到有关屏幕的问题。但倘若 LG 想借助这个窗口期拿到一定的市场份额,除了品控上的要求,必将要有能与三星掰手腕的屏幕技术,譬如低能耗、或者更好的色彩表现等。
此外,在供应方面又要保证给出比三星更快更多的产能,甚至更有优势的定价。对于现在的 LG 而言,绝不仅仅是开一个工厂提高产能那么简单。
留给国产屏幕的时间 不多了
全球 OLED 面板出货量,长期集中在韩系面板厂商三星SDC 和 LGD 手中,二家合计占全球 OLED 面板市场 95% 以上份额。而在第二梯队的中国、日本面板厂的 OLED 产能上量要到 2019 年,在这样的窗口期内,韩系面板依然掌握着大势。
而根据 IHS 的预测数据,2020 年来自中国厂商的 OLED 面板将在全球面板行业占据 20% 以上的市场份额,产量仅次于韩国。
事实上中国坐拥着全球最大的面板市场,倘若能在这一方面自主供给,前景无疑是巨大的。在政府资金和政策的不断推动下,本土面板行业发展迅猛,吸引了大批人才的加入,为国内面板企业追赶日韩企业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2018 年 6 月 6 日,全球第一条首条类 6 代全柔性 OLED 生产线在深圳正式点亮投产。基于低温多晶硅技术路线的固定曲面柔性 AMOLED。真正实现“全柔性”OLED 屏幕,可折叠且可卷曲。这不仅消除了传统显示行业对柔性显示技术成熟度和市场发展前景的质疑和顾虑,也掀起了柔性显示和柔性电子产业的国际新潮流。
问题在于,倘若 LG 在其他国产厂商之前完成了较大的产能,并与国内手机厂商达成合作。那么这对国产屏幕厂商实际并没有太多的好处。据 LG 显示首席技术官姜芢秉(Kang In-byeong)透露,一旦中国工厂的扩建工作告一段落,这家韩国显示器制造商每月可制造 13 万块 OLED 板。产能还是比较可观的。
虽说目前各家手机厂商都试图降低对三星电子供应依赖,但倘若有了 LG 做后盾,最多也只是一个 Plan B。份额上,国产屏幕依然没有可以向上探的优势。而在 LG 大规模批量生产之前,如何把握这个窗口期,也值得每个国产屏幕厂商思考。
「幸运的是,我们有一个叫 OLED 的东西,而中国不擅此技术。」采访时 LG Display 首席执行官姜芢秉说道,「我们最大的担忧是如何利用 OLED,以及优势能够保持多久。」足以看出 LG 这一「曲线入华」依然有着不小的顾虑,而面对来势汹汹的 LG ,国产的屏幕厂商又会怎样接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