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救护队员操练单兵救援项目锯木段。 蒋勇 摄
中新网永城11月3日电 (赵晖 尚明侠 蒋勇)“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我们却希望自己这一身武艺永远没有用武之地。”这是作为一名矿山救护队员的王蒙蒙的最大心愿,同时也是他的伙伴们的最大心愿。矿山救护队,被业内称为“矿山守护神”。这是一个怎样的团体,他们又有着怎样的经历?近日,记者走进河南能源永煤公司救护大队,了解这些略显神秘的队伍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组建于1997年11月的河南能源永煤公司救护大队,现辖救护中队6个,队员394名,主要服务于永城、安阳、洛阳、登封、禹州矿区21对生产矿井的抢险救灾和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
图为救护队员研讨模拟救灾项目行走路线。蒋勇 摄
建队21年,这支队伍先后参加处理各类矿山事故和地方突发性事件50余起,抢救遇险遇难人员90余人,参加矿井各类安全技术工作500多次。而在最近的河南省第九届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中,这支队伍在14支救援队中一路摘金夺银,包揽了团体技能、2000米激烈运动、综合体能体、单兵救援、业务理论体五个单项团体一等奖,以及综合体能、单兵救援、业务理论三项竞赛的个人单项第一和个人全能的前六名,并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勇夺团体一等奖桂冠。
图为救护队员演练单兵救援项目搬运模拟伤员。蒋勇 摄
苦练:只为多一份救援力量
矿山救援工作是一项实战性很强的工作,要成为合格的矿山救护队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业务和强健的体魄。为此,队员们的训练强度堪称魔鬼训练。跑步、跳高、爬绳、独木桥、云梯、低巷、呼吸器、负重跑,十几个项目每天循环,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从不间断,队员的生理和心理极限被不断挑战。
图为救护队员综合体能训练项目跳高。蒋勇 摄
此外,救护队还进行模拟化实战演练,模拟困难条件下开展侦察、探险、寻找搬运遇难人员、医疗急救、挂风帐、砌砖闭、爬矮巷、拆除密闭、清理作业现场等实践操作训练,确保能在发生事故时快速、准确、及时、有效地完成各种急、难、险、重的救援任务。
“我们的队员就算在休息间隙,讨论的话题都是如何提高技能水平。比如说在模拟巷道里打风帐时,刚开始是3分10秒,我感觉时间太慢了,于是大家便在一起讨论,最后形成统一意见:让心细的队员做测量,让力气大的锯木料,让手脚麻利的队员钉框架。”救护队员张永说,几次磨合后,他们打风帐的时间缩短到一分钟,打破了救护队的记录。
一场训练下来,救护队员磨破皮受点伤都是经常事,图为队员在接受腰背部处理伤口。蒋勇 摄
除此之外,救护队还加强对队员的理论学习与考核力度。除了每周定期组织队员集中学习外,还通过组织开展群众技术课、应急预案和典型救援案例研讨、实施小队长以上指挥员的战术考核等方式,确保每一名救护队员都熟练掌握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矿井灾变事故的处理、爆破安全技术、矿山救护技术操作、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等本领,全面提升救护队员的综合技术素质和整体援救水平。
严苛的训练和考核,锻造出这支技术过硬的救护队伍。救护队大队长王刚告诉记者,组建21年来,救护大队始终坚持“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工作原则,如今的救护队,已实现一分钟内闻警集合,两分钟内携带装备出发,确保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以最快的速度实施救援。
心愿:永无用武之地
煤矿一旦发生事故,每个人都会想尽快离开危险之地,但救护队员却要逆险而上,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的塌方、火灾、透水、爆炸等次生事故的威胁冲向事发地,成为捍卫矿工生命的中流砥柱。对于救护队员来说,每一次救援都面临着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
“你看过那部名为《幸存日》的电影吗?那就是根据2009年贵州省晴隆县新桥煤矿6.17透水事故而改编的,我当时恰好在贵州救护队工作,所以就参加了那次救援。“张永对记者说。
“那次的救援整整持续了25天,黑暗的井下到处是淤泥,也是我从事救护工作以来最艰难的一次。在寻找被困人员的过程中,尽管我们都清楚过了最佳营救期,但所有的救援人员都没有放弃,始终坚持全力救援。也就是那一次,最终有3人成功获救。后来,这3名矿工都加入了属于永贵能源的永贵救护队。”
2017年,神火集团薛湖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永煤救护大队接警驰援。时隔两年,队员刘培回忆起当初的经过,仍心有余悸。
“当刚确认完现场无有毒有害气体超标时,我就第一个冲了进去。突然,半条手臂出现在我手里矿灯灯的柱中。手臂上的那只手呈五指散开状态,可惜早已僵硬。当时我的心就像被大锤狠狠击打了一样难受,感觉一条鲜活的生命便永远消失了,他的父母妻儿再也等不到他平安回家了,那一刻更加觉得煤矿安全生产真的是太重要了。”
“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我们却希望自己这一身武艺永远没有用武之地。”具有同样出警回忆的队员王蒙蒙表示,虽然平时不放松训练,但永无警情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其实,当危险降临后,不仅被救者家属承受着心理的煎熬,救护队员的家属也一样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所以出警时几乎不用提醒,所有的救护队员都会选择对家人隐瞒。
刘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出警瞬间的心情:每次听到警报,心里都特别紧张,倒不是紧张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威胁,而是紧张不知道现场情况怎样,矿工安全情况怎样,就盼着救援车能再开快一点,尽快将被困人员营救出来。也只有等到执行任务结束平安归来,才敢给家人说实话。
队员朱文艺的手机里始终保存着一条编辑好的信息:“我去救援了,这次是真的,不是演习。如果我回不来,你一定要好好的,把孩子照顾好。“朱文艺说,这几年也经历了多次救援,但始终不敢把这条信息发给妻子。“怕她难过,怕她担心,更怕她受不了。”
据了解,21年来,河南能源永煤救护大队每一次都能圆满完成战斗任务,连续12年被河南省煤矿安监局命名为“省先进矿山救护队”。
“当前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仍处于易发和多发期,矿山事故时有发生,矿山安全尤其是矿山应急救援工作任重道远。”救护大队党支部书记、副大队长韩亚州表示,只有不断强化队伍,严格训练,强化演练,不断提高实战经验和应急救援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采访中,记者深深地感受到,永煤救护大队“矿山守护神”的称号不是白来的,那是长年累月严苛训练结下的硕果,也是队员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对使命的忠诚与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