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科威特蜷缩在波斯湾的角落,在大国斗争中独立建国
弱小国家的命运总是那麽不可捉摸,中东石油富国中有一个小国,其命运绝对就是悲惨的代表。它的诞生就是大国博弈的产物!它是独立还是被吞并直接取决于外部势力的变动。科威特地区是阿拉伯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18世纪初,阿拉伯半岛东部地区的贝都因人势力崛起,其中的萨巴赫家族凭借100多人的力量争霸科威特地区,最终于1756年成为这里的主宰。但是,其北方崛起的新势力"奥斯曼土耳其"很快终结了这个家族的专制,1871年将是变为自己的代理人,科威特成了土耳其的一个县!
1871年也是德国和意大利统一的时间,欧洲列强的世界争霸在这一年变得愈演愈烈,躲在大陆深处的国家也逃脱不了被宰割的命运。最早进去科威特的欧洲势力并不是横行海上的大英帝国,而是欧洲新崛起的国家"德国"。面对已经被瓜分完毕的世界版图,德国人把目标锁定在巴尔干半岛、中东大国土耳其等势力圈。而此时虚弱的土耳其和大清王朝一样!对不平等条约毫无反抗能力。经过德国的软硬兼施,土耳其同意修建连接伊斯坦布尔到巴格达的铁路,条件是不再修建任何支线铁路。
眼看德国的火车可以一路开到巴格达!英国人感到深深地不安,而德国人和土耳其的进一步条约让英国彻底坐不住了!1903年德国进一步胁迫土耳其同意将铁路延伸到"波斯湾",如果这个铁路计划成为现实!英国在中东的一强独大地位讲不复存在(英国借助海上优势率先从霍尔穆茨海峡进入波斯湾,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垄断了这里的贸易,和当时土耳其驻守在巴格达的总督保有特殊关系,德国人利用铁路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为了阻止德国人,英国借助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人对德意志人的仇恨(尤其是对奥地利人),阻挠巴格达铁路在巴尔干地段的建设,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
最终德国人也做出了让步,双方签订《格雷-里赫诺夫斯基协定》,德国同意不会把铁路修到波斯湾,而仅仅延伸到巴士拉。这个城市是幼发拉低河河畔的一座港口城市(也被冠以威尼斯的称号),从这里出发的船只可以进入波斯湾,进而到达印度洋。这样一来德国的目的算是达到了。英国人虽然表面同意但是内心非常惶恐不安,为了在铁路终点扼杀德国势力!英国决定将幼发拉低河出海口附近的"科威特"变成自己的保护国,准备随时翦灭附近的德国势力。通过拉拢科威特的,萨巴赫家族英国确立了该地区的主导权。1899年科威特脱离了土耳其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一战的胜利让德国的中东霸权灰飞烟灭,英国在波斯湾又回到独步天下的时代,科威特的作用直线下降,即便是二战这样的紧张时刻都只是英国的二流殖民地,只有在镇压伊拉克独立的过程中发挥过一点作用。直到上世纪的阿拉伯民族解放浪潮时代,英国彻底放弃了对该地区的统治权。科威特这个小国因为德英两国的实力角逐而获得了独立!不能不说是万幸。而它原来的宗主国土耳其,就和我们的大清王朝一样悲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