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秦淮河畔胭脂地的形成,包含了朱元璋的三个计划,一个比一个佩服

2021-11-08 17:20    

朱元璋曾为秦淮河畔的胭脂地做过一副对联,上联: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下联: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写作时间是洪武二年。

作为一位穷苦出身,大字不识几个的朱元璋,怎会做出如此优美的一副对联呢?其实朱元璋是有寓意的,而且最起码还是三个。

秦淮河畔的胭脂地最初可没这么繁华,不过就一间秦淮大院,说白了就是官方办的妓院,老板自然就是朱元璋了。那么朝廷为何要搞这么一个机构呢?和我们上段说的三个寓意有关,分别对应着朱元璋的三个计划。

计划一:安置流民

元末烽烟四起,大批百姓流离失所,对此,朱元璋深有体会,因为自己手下那帮兄弟几乎清一色都是流民。流民没饭吃,没地方住,将来还是会造反,是社会不稳定因素。

朝廷在秦淮河畔带头办妓院,可以有效带动全国各地兴办妓院之风,从而安置大量的流民,尤其是那些女性流民。除了妓女、老鸨外,同样还需要不少的服务人员,这都是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

计划二:筹钱

标签

洪武二年是啥情况?大明刚建国不久,此时的大军正在北上,和蒙元的残余势力正在做最后的决战,需要大量的军费开支。而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就算已经采取了鼓励农耕、与民修养的政策,但时间太长,等不及,所以就想到了自己开妓院这么个法子。

这样做的好处是无成本,来钱快,能够大量吸纳民间资本,实在是高。在小编看来,朱元璋的这招怕是跟春秋时期的管仲学的,他虽说大字不识几个,但别忘了,其身边的能人异士一堆。

计划三:报仇

《明实录》曾记载过洪武二年的一道命令:“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媒合之人减一等,若官员子孙宿娼者罪亦如之。”简单来说,就是规定逛妓院者必须只能是商人,如果朝廷官员胆敢前往,严惩不贷,就连“媒合之人”都要处罚。自己可以拉人,别人就不行,颇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味道。

其实不然,朱元璋和谁有仇?不是陈友谅、张士诚,也不是蒙元统治者,而是商人。

不管是哪个朝代,农民的日子都不好过,怪不到蒙古人头上,更怪不到陈友谅等人身上。为何朱元璋的仇人是商人?因为在他小时候曾被屯米的奸商害过,饿死了好多的亲人。

如今整个江山都是自己的,不向那些奸商下手,更待何时?当然了,当了皇帝,手段不能太明目张胆,不然难以服众,不过耍个小手段,玩个小阴招啥的还是没问题的。

首先就制定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堂而皇之,不搞死你们誓不罢休,比如沈万三。接着就开始玩阴招了,那就是兴办了秦淮大院,与商同乐。因为官员是规定不准去的,农民没钱去不了,读书人想去不敢去,于是乎,商人逛窑子,一时间肆无忌惮起来,他们全都中了朱元璋的圈套。

钱去了不说,德行也没了,最可怕的是身子也掏空了。好一招杀人不见血,可见朱元璋对商人的仇恨有多深。

不过千算万算的朱元璋还是有一点没料到,那就是到后来满朝的文武大臣还是掺乎了进来,而且还多是“公款消费”,这让朱元璋很是头疼,最后不得已下令要关闭秦淮大院,但是已经来不及了,非但没关了,还繁荣昌盛了近三百年,成就了一段“秦淮八艳”的美名。

不知泉下有知的朱元璋会作何感想?

标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