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旅游旺季,有这么三座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始终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然而名山虽好,却也难免被人人人人阻隔。所以今天小编想给您介绍一个地方,这地方融三山于一体,而且就“藏”在咱们北京西三环的长河岸边。它究竟是哪儿呢?您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
或许您早已领略过故宫的皇家气派(也可能是人满为患︶︿︶),既如此,何不换种风格试试~~比如去这座有着“京西小故宫”之称的万寿寺转转?
不起眼的小房子
在万寿寺后院的假山上有座不起眼的小房子,很多路过的人都只是远远地望一眼,似乎对它提不起兴致。但其实这座小房子里立着三尊造型精美的佛像,它们通体镶金,色彩艳丽。
在万历皇帝十五岁那年,这个懵懵懂懂的少年已经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了。只是他年纪尚轻,经验不足,大权在握的仍然是当朝首辅张居正和垂帘听政的李太后。李太后下旨将唐朝修建的的聚瑟寺改名作万寿寺,专门用来存放经书,可见那时的万寿寺俨然是一座国家级图书馆。
然而图书馆才定好位置没多久,笃信佛教的太后又觉得不对劲儿了,说是自古但凡是好地方都讲究个背山面水,可偏偏万寿寺门前只有水,却没有山,怎么能行。于是她命人即刻开始修山,且修山的土须得出自佛门圣地。就这样,这些土一部分挖自观音菩萨住的普陀山,一部分挖自普贤菩萨住的峨眉山,还有一部分挖自文殊菩萨住的五台山。不仅如此,这三尊菩萨像也一并被归入寺内,这样不是显得更加虔诚嘛。
万寿寺一名真的是因为“万寿无疆”吗?
初次听到这个名字,又是李太后所赐,难免会将它和“万寿无疆”联系起来,但事实上这两者可是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啊。您还是听听太后自己是怎么解释的吧。太后曾表示如果能同时看遍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那多方便呀。据说她自己算了笔账,如果分别逛这三座山,要花费三年时间。而进了万寿寺,顶多用去一天时间。这一天不就等同于1000多天嘛~~照这么算,未来十年没事儿进寺里逛逛,无形中就等于增加了一万年的寿数!所以这才是万寿寺由来的真正缘故,您可别再误解了。
两位皇帝急得火上房!
万寿寺门前匾额上写的“敕建护国万寿寺”这七个字中,护国两字显得极为厚重。它既有如此头衔,咱们更得仔细了解了解其中的故事了。相传当年顺治皇帝在进京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给万寿寺添上了护国二字。究竟是什么原因催得他如此迅速呢?这还得从努尔哈赤受到李太后保护的事说起。努尔哈赤感念太后的救命之恩,他知道万寿寺是太后的私爱之所,便也对这座寺另眼相待,一并将它看作是自己的恩人。这么想来,护国两字大约是看在李太后的面子吧。
标签要说这万寿寺的面子也的确大,先有顺治帝急着赐“护国”二字,咱再来说说康熙帝急着翻新之事。
随着莫名的一场火灾,万寿寺在顺治年间几乎被烧毁殆尽。原本这堆废墟被搁置了数年,却让康熙帝救活了,且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到底是什么原因令他如此心急呢?原来是因为那一年孝庄皇太后中风了,这事儿急得康熙像只热锅上的蚂蚁,他记起皇太后曾经有一个夙愿,想去五台山玩儿一圈,然而无奈孝庄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侯有聪明的大臣开始替皇帝分忧了,何必非得亲自去登高呢,万寿寺里不就有现成的嘛,当年李太后可是把三座仙山都搬来了啊。康熙一听,不禁豁然开朗,对啊,直接把万寿寺修好不就OK了,既省时又能圆了皇太后的美梦,何乐而不为呢。
修建太快留遗憾
怎么看怎么觉得大延寿殿里这十八罗汉这么挤呢?(哎,时间紧,任务重啊)其实您有所不知,这些罗汉原本比现在还魁梧,却因为修建时间不够而不得不被改了尺寸。如果说罗汉们的原貌难以再现,只是稍显遗憾的话,那么仙山前的几个水池彻底不见,就是更大的遗憾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重修万寿寺那年是个秋天,当时萧瑟的光景令池水看起来死气沉沉,您说如此破败之感,若是让病重的孝庄皇太后见着,那还不得愁煞人啊,索性填了吧(如此说来,分明是这潭池水没赶上好时机啊)
听小编讲了这几个故事,您对万寿寺是否生发了几丝兴致呢?咱们的“京西小故宫”虽不似故宫那般富丽堂皇,却也是独具特色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