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切脍不知开始于什么时候,在《论语.乡党》里,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说法,这个脍指的就是把把生鱼、肉切成薄片。杜甫在他的诗中就讲到过切脍的详细做法。在北魏《齐民要素》里也提到过切脍,这里的切脍指的就是生鱼肉片之类的来食用。到了唐代切脍就开始流行起来,还传到了日本。但是解放后,为了卫生,很多地方都把吃生鱼片生肉的习惯给去除了,只有少数地方还保留着,但日本继承了中国唐代遗风,爱吃生鱼片。
唐朝人吃生鱼、生肉片,春天是蘸着切碎的小葱来吃的,其他季节蘸芥末。在日本,他们除了把肉、鱼拿来片成片蘸着芥末吃,还喜欢把螺肉片成片吃。做法是先把螺清洗干净,把海螺里面的肉掏出来。
还切出一块黑色的东西,也留着做菜用。
标签这是切出的螺肉,螺肉看起来非常的嫩。
这是所有的切出来的螺肉了,没想到这个大海螺里还能整出这么多的螺肉来。
螺肉上面还有一块奇怪的东西,他把这个东西切了出来。
标签侧面的样子是这样的,还挺漂亮。
看这光泽,像不像个圆圆的、有花纹的漂亮的光滑石头?看起来很好看吧?
他又切了大白萝卜,把大白萝卜先片成片。然后又切成了很细的丝,用来铺在寿司船上。
标签现在处理螺肉了,把螺肉片成了片。
船上铺了细细的白萝卜丝,上面放了些苏叶,再把切好的螺肉放在上面。
做好的寿司船漂亮吧?想不想尝一尝味道呢?还有,喜欢那块漂亮的奇怪“石头”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