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文言文翻译总得不了满分?每次一看答案就懂,再做仍然出错?
因为你没有系统地总结过翻译时易犯的错误,牢记下面这四个误区,满分就在眼前。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 误译:行走在宽阔的大路上,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正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大道”,古义为“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今义是“宽阔的大路”。学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的不同。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 积累古今异义词。①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大道之行也》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对“大道”的解释;②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③借助复习资料,识记古义。
2. 翻译一个词前,首先应想到的是词语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恰当,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王安石《伤仲永》)
■误译:方仲永的父亲以此为有利可图,白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正译:方仲永的父亲以此为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日”在这里是名词做状语,译为“每天”。要解决句中是否有词类活用的问题,学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 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型,并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使……”。
标签2. 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翻译是否正确的方法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误区三:漏译省略成分
【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渊明《桃花源记》)
■误译: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 正译:(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分析与对策:句中漏译了主语“渔人”,虽然原文中省略了主语,但在翻译时,为了使文意通顺、明了,应将省略的成分补上。要想解决翻译时漏译省略成分和整体语境意识薄弱的问题,学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 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翻译句子时,不能只满足于读单一的那个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上下文语境。
2. 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道题,而应检查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漏译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误区四:不辨感情色彩
【例】游手之徒,托名皇亲仆从,每于关津都会大张市肆,网罗商税。(《明史·李东阳传》)
■误译:无业人员,假托皇亲国戚手下之人的名义,常常在关卡、渡口、都市大设店铺,并征收商税。
■正译:游手好闲的人,假托皇亲国戚手下人的名义,常常在关卡、渡口、都市大设店铺,并搜刮商税。
分析与对策:“游手之徒”,有明显的贬义,而“无业人员”则是中性的,应译为“游手好闲的人”;“网罗”一般情况下译为“搜集”,是中性词语,但这里应翻译出贬义色彩,“征收”指政府依法收取财物等,这里译为带有贬义色彩的“搜刮”“搜取”“索要”更为合适。
学生不辨词语的感情色彩,原因在于受到先入为主的思维影响,从而容易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词想当然地进行判定。
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对于一些前后有矛盾、有疑义的词,应该联系上下文,核实自己的初始判断是否正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