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自然 >正文

深圳湾“候鸟酒店”迎远方来客

2021-11-07 18:11    

眼看就要立冬,

深圳红树林保护区又到了满天鸻鹬,

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时候。

相比我们常见的鹭科、鸬鹚科、翠鸟科、鹰科的鸟类,绝大多数人不了解鸻科、鹬科的鸟儿,甚至无法正确读对这两个字的发音(答案在文后)。实际上,鸻鹬鸟类是地球上迁徙距离最远的鸟类,而且这两种鸟同属鸟纲鸻形目,包括鸻鹬类、鸥类和海雀类三个大类群,种类繁杂、识别不易。其中鸻鹬类以中小型涉禽为主,是涉禽中最大的一类,是湿地的标志性生物成员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意义。

在深圳,黑脸琵鹭、普通鸬鹚、针尾鸭、绿翅鸭等候鸟已经为市民所熟知。其实,身材较为矮小的鹬鸻类水鸟,同样是深圳生态名片中不可或缺的成员。秋季它们经过深圳湾南下回到东南亚和澳大利亚越冬,来年春天,它们北上返回繁殖地的途中,会再次选择在深圳湾落脚。它们在这里休息、觅食,补充能量后继续漫长的旅途。

标签

鸻鹬类候鸟、特别是小型鸻鹬类候鸟大多需要在涨潮前觅食,光秃秃的深圳湾泥滩(外滩光滩)是它们最好的觅食场。小型鸻鹬类候鸟一般腿长5~10厘米,它们不会游泳。当潮水覆盖泥滩后,它们需要飞到地势较高的区域休息。它们一般集大群低空飞行(降低被猛禽捕猎的风险),因此需要开阔无植被的区域停留,以便快速起降。泥滩、石滩、砂石地所拥有的褐色系,也能够为它们提供天然的保护色。为此,红树林基金会(MCF)在2016年8~9月间,开始对保护区试验区约11公顷的4号鱼塘进行改造——根据水鸟对栖息地选择的要求和水位控制的需求,将原本分割开来的7个小鱼塘合并打通成不规则缓坡、小岛以及深度不同的浅水区域。去年10月底,在每年的候鸟季到来之际,改造完成。9公顷成为高潮位时水鸟的栖息地,2公顷左右为淡水生境,湿地水域的面积增加了15%。随后,这个改造工程又被红树林基金会称之为“候鸟酒店升级工程”。

当年冬天,红树林基金会工作人员在该区域进行鸟类监测的数据显示,鸟的种类数从66种增加到85种,其中鸻鹬类候鸟从5种增加到14种;最多一次记录到32只黑脸琵鹭在这里停歇;单次记录的最大鸟量达到6199只,是2015年度记录的8倍!

标签

11月2日上午,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敏带着两名助手来到深圳红树林保护区。经过一个上午的调查,张敏的团队在改造后的2号鱼塘和3号鱼塘分别观察到14种鸻鹬类候鸟,其中仅泽鹬、黑腹滨鹬、环颈鸻、金斑鸻、黑尾塍鹬和红脚鹬就达到2998只,再次验证了保护区鱼塘改造的成果。

让我们共同期待,

今年冬天,

会有更多的鸻鹬类候鸟来深圳红树林

歇脚、越冬。

标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