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不向应试教育妥协的孙宇晨用一年时间完成从三本到北大的惊天逆袭

2021-11-07 10:54    

说出你的高考故事,全国的中学生都想聆听。

我叫孙宇晨,高二升入高三时我的成绩是459分,我下定决心用一年的时间来完成高中三年的学习量,我考上了北大,希望我的高考故事对你有所启发。

我就读于广州惠州一中,高一时我是一名理科生。学理科在中学阶段总比学文科要耗些脑子。做理科的题目也不如看小说轻松。这理所当然导致了一种倾向,在不在乎考试成绩的情况下,我宁愿选择小说,而不是选择做题。

沉溺于小说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有一个引诱者,我的引诱者是王小波。我只希望将课表里的中英数政史地全部改成小说或者是文学;整天呆在图书馆不出来。

到了高二,我的物理只能考二十多分,你可以想象得到,我从理科转到了文科。文科班的危机感没有那么强烈,除了数学仍然不懂以外,其他科考试的时候都是可以写一点的。如果说高一的我从来没有任何功利性,只是为了看书而看书的话,高二的我已经开始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因为我认为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别人的承认。再加上父母的劝告,我开始想办法给自己找一条出路,一条不是高考的出路。参加高考,在我看来,不仅不可能,而且是对应试教育的妥协,是一种相当可耻的行为。我积极准备,参加了第八届的新概念大赛。

当时我有一种很自负的感觉,我一直觉得自己应该拥有两个荣誉。一个是新概念的一等奖,一个是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因为我毫不羞愧的认为自己配得上这两个荣誉。而毫无疑问是痴人说梦,连去上海的资格都没有,四百多分的成绩,我连自我安慰的理由都找不到。高二新概念的落选对我的打击是相当的大,我原先的自欺欺人完全的破灭了,我一直相信自己可以走一条不是高考的路。而如今这条路被明明白白的堵死了。

标签

我不是傻瓜,我要思索自己的出路。应试教育和文学理想是对立的,我一直相信这个观点。因为他们二者的根本性质是不同的。一个是以机械的速度训练为根本,一个要以四溢的才华为根本。尽管如此,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必须纵身跳入应试教育的河水中,尽管它也许会将我这块石头的棱角冲刷干净。我开始现实起来,我认识到理想主义,起码在高中根本不会给我出路。我打算试试这条路,这条高考的路。

高二升入高三时我的成绩,皆为150分制。语文91,数学79,英语65,政治106,综合118,总分是459.而起码可以确定的是,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估计不会低于630分。

既然下定决心,就要开始付诸行动。

付诸行动的第一件事是把所有与应试无关的书全部搬回家,我只留下一本胡适的晚年谈话录;第二件事是绝对不进图书馆了,所有课一堂都不能缺;第三件事是收起对老师的爱憎,以求应试的知识为目的;第四件事是保证晚自修的时间,三小时积极的进行应试训练;第五件事是制定每天的计划,完成。

冲刺阶段还发生了一件事:我获得了参加第九届新概念的复赛资格。老师和父母都劝我不要参加,因为还有6个月就要高考了。而我的成绩正在瓶颈期需要突破,经不起这两个星期缺课的后果,其实我知道还有一个理由,他们并不相信我的才华,他们不相信我可以拿到一等奖,这时候只有我自己相信自己。

我侥幸得了一等奖,获得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资格,可以下设二三十分录取。参加完比赛回到惠州,成绩理所当然离北大还差得很远。寒假结束,离高考只有一百天,我重新制定计划,一百天满打满算的计划,一百天不回家。在自信和努力的陪伴下,成绩突飞猛进。当时的我是豁达的,我打算好大学只上北京大学,考不上就复读。

这是我的高考成绩:语文115,数学132,英语130,综合146,历史127,总分650,我考上了北大。

我想告诉学弟学妹们:高中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弥补任何的遗憾,只要你下定了决心”。希望有理想的人不要向现实低头。

权哥想忠告学子的是: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从高一开始打好基础,到了高三才能举重若轻。如果高一高二没有努力,那么到了高三绝对不要放弃,正如孙宇晨说的:只要下定决心,可以用一年时间弥补任何的遗憾,创造高考的奇迹。

标签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