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很多人最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然而,当年明王朝在被李自成攻破京都之际,若崇祯帝没有自尽殉国,又当如何呢?
京都被破,崇祯皇帝自殉于煤山后,大明帝国在南方依旧保留着庞大的国家机器,百万军队与一套几乎完整的行政系统,刚刚入关的满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然而,面对区区几十万女真人,南明政权兵败如山倒,还没有来得及做出有效抵抗,就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南明之所以迅速溃败,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崇祯帝死后,南明宗室诸王争权,非但不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反而内斗不止。
不到四十年,皇帝换了又换,对清抵抗战争,总是败多胜少。
与当年南渡的赵宋王朝相比,南明的实力要强大的多,左良玉拥有约八十万军队,马世英也不少于十万,福建的郑芝龙部下也不少于二十万。而南明更是占据了富甲天下的江南与东南沿海。
南明几乎每个方面都比当年仓皇南渡的宋朝要强的多,唯有一点--失去了中心。
女真人攻破东京,宋宗室几乎都被杀戮俘虏,而逃出来的赵构作为幸存者,是合法的继承人,可以名正言顺收聚力量收拾河山。
然而,明朝遍布天下的庞大宗室,在山河破碎的时候,非但没有拱卫江山,反而内讧。
李自成逃往湖北,手握重兵的左良玉竟然为“清君侧”让开了路,马世英也因兵力不足被多尔衮所击溃,扬州的史可法虽然有督军之名,却无法调动江北四镇的军队。
“君王死社稷”听起来确实可歌可泣,然而呢?
崇祯帝当时并非不想南迁,而是举棋不定,当他最终决定逃跑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
崇祯帝朱由检继位后,大规模铲除阉党,生活简朴勤于政事,然而他最让后世诟病的,就是生性多疑与优柔寡断。
当年,若崇祯帝拿定主意及时南迁,又该如何呢?